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森林昆虫学教学感想及探索

发布时间:2016-06-30 11:08

  森林昆虫学在解决林业害虫猖獗,维护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发挥方面起着指导性作用。本文就森林昆虫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五项具体探索措施,包括:开课前培养兴趣,课中增强兴趣,课后维护兴趣;注重实践,培养能力;注重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注重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注重教育教学效果的反馈的机制。

 

  森林生态系统在减轻温室效应、防治雾霾、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以林木害虫为代表的有害生物常伴随着林木的生长而猖獗,轻则造成树势减弱,重则造成林木枯死,严重威胁着林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发挥[1],因此,林业植保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和素质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国内多数农林高校开设了《森林昆虫学》课程,并将其列为植物保护、林学等本科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23]

 

《森林昆虫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研究如何控制林木害虫的应用学科[4]。以往的教学常关注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该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此外,学生们往往被动学习,具体表现为:缺乏问题走进课堂,没有问题走出课堂,在长期静听授课的过程中,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扼杀。

 

另外,学生往往过于关注考试,对主要的知识点掌握较好,对学科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学习有待加强,具体表现为:考试过程中学生在考查知识点的填空题和判断题两个部分得分率较高,但在考查综合能力的论述题部分得分率较低,造成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些现象的出现值得教育者思索,我们不能仅仅充当真理的传授者,还应当是课堂授课艺术的表演者,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观赏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备课过程中不能仅仅机械地罗列知识点,还应联系前章后节,做好课前的设计;我们不能让学生仅仅在课堂上接受填鸭式教育,还可以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本学科的应用性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为此,我们教学团队就《森林昆虫学》的教学改革做了一些探索。

 

  一、开课前培养兴趣,课中增强兴趣,课后维护兴趣

 

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精神的强力助推剂,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了3项措施:(1)开课前3周不进行理论课学习,而是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实习,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发现认识森林昆虫,捕捉并制作林业昆虫标本。野外实习前由课程主讲老师进行实习动员,向同学们讲解实习安全、昆虫的采集方法,如网捕、扫捕、诱捕、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昆虫标本的保藏技术等。野外实习时由教学团队内的58名带队老师共同带领同学们采集标本,并根据捕获标本的具体种类讲解其形态特征、生活史、生物学特征、主要危害对象(害虫)或防治对象(天敌昆虫),以及综合防治方法等。为防止采集到的标本因未能及时处理而腐烂,晚上由带队老师讲解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并指导同学们现场制作,将白天采集的标本及时处理。同学们常乐此不疲,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

 

(2)课堂中增设科技前沿讨论话题,如:植物保护的颠覆性技术是什么,用于防治害虫的转基因作物是否安全,害虫为什么会对杀虫剂产生抗性,害虫与天敌昆虫之间是如何进行协同进化的。同时,还要注重昆虫生物学或行为的讲解,如:部分昆虫为什么具有社会性,部分夜蛾科害虫感染核多角体病毒后为什么会上吊自杀等,同学们对这些话题的讨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常各抒己见,踊跃发言。(3)课后依靠学生社团,定期举办昆虫标本制作大赛,并为其中的优秀者颁奖。这项活动由学生社团负责组织招募参赛队员,学院负责提供制作标本所需的昆虫、工具,由教学团队内的老师担任评委,由系主任和教授对获胜者进行颁奖,赛后由学生社团负责对获奖作品和较好的作品进行校园展示。

 

  二、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森林昆虫学教学感想及探索

我们教学团队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施:(1)将实验课的学时由原来的8学时提高到16学时。学时的增加使实验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具体来讲,实验课不仅涉及《森林昆虫学》总论中的内容,如昆虫的外部形态识别、生物学特征观察、昆虫分类等,而且还涉及到了各论部分,如地下害虫识别、叶部害虫识别、蛀干害虫及种实害虫识别等。(2)野外实习时间由原来的1周增加到3周。野外实习不仅增加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增加了同学们认识的昆虫种类和数量,使同学们掌握了主要的林业昆虫的形态特征,了解了主要林业昆虫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征,掌握了昆虫标本的捕捉、制作、保藏技术。(3)学生的成绩构成由原来的总成绩(100%)=理论考试成绩占90%+考核出勤10%”改为总成绩(100%)=理论考试成绩占50%+实验课成绩20%+野外实习成绩20%+考核出勤10%。实验成绩构成的变化,让同学们认识到《森林昆虫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而且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4)让本科生进入老师实验室,充当科研助手。有些同学通过自身努力和教师指导,在大学本科阶段就能发表核心论文,并由此激发了同学们对森林昆虫持续的学习兴趣,绝大多数发表论文的本科生都表示愿意在森林昆虫学领域继续深造。这些措施的实施改变了同学们以往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使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具体表现为:学生认识的森林昆虫种类增多,所学知识可以运用到科学实验中解决实际问题,科研动手能力更强,通过主动查阅资料、请教学长等方式主动解决问题,而非像以前那样碰到问题就等老师帮助解决。

 

  三、注重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

 

教师授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学团队采取了以下措施:(1)教师来源的多样化。我们先后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著名农林高校引进教师,教学团队强调优势互补,相互学习,老师之间不仅相互借鉴教学技巧,而且进行学术沟通,将每位教师掌握的科技前沿信息汇总后与同学们沟通。此举不仅提高了青年老师的授课水平,而且增强了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和前沿性,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2)通过集体备课、教学团队内预讲、教授观摩、传帮带等形式不断拓展教师的业务素质。(3)团队内强调PPT课件的制作质量。运用大量的高清图像及言简意赅的文字说明穿插进行辅助教学,将地球上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昆虫类群及其多姿多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习性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如昆虫分类学章节中蜻蜓与豆娘的区别、蝴蝶与蛾子的却别;同时将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如虫的多寄生与共寄生、渐变态与半变态等。要求PPT课件紧扣教学大纲,内容丰富,确保了教学团队内每位成员都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注重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团队通过飞信、微信、QQ、微博等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现代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课余时间向同学们发送昆虫形态、危害状、昆虫中毒症状、寄生与被寄生症状等图片,昆虫行为视频等影像资料,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了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移动互联网将智能移动通讯设备和无线互联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因其具有携便性和便捷性而受到包括学生在内的大众喜爱。

 

但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携便性和便捷性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表现出双刃剑特征,具体来讲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极大地方便了教育者利用课堂、课下两条战线以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方便了同学们及时获取各种疑问的解答。

 

部分同学们由于自制力差,沉迷于网络,会出现逃课、上课期间浏览手机等现象,尤其是利用手机聊天工具与课堂上的同学互动聊天,对正常的教学活动干扰大,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为了降低或消除这种不良影响,我们教学团队在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向同学们发送文字、图像、视频资料时,会根据学生的课程安排在课余时间向同学们传递资料,主要集中在每天的晚上的9∶0010∶00以及周末,以防止对其他课程的正常教学造成不利影响。

 

  五、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的机制

 

  教学效果的理想与否需要通过学生及同行教师的反馈得以确认,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师生教学座谈。利用学生周日晚间的团日活动,组织教学团队内的全体教师到团日活动现场与同学们互动,就教学中的不妥之处征求学生意见,日后加以改进。座谈活动每学期在期中和期末进行2次。(2)学生评教。对授课教师打分,得分靠后的教师在本学期内不得评优评先,学生评教成绩计入教师职称晋升考核。评教活动每学期期末进行1次。(3)教师研讨会。授课教师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优化课程课时、理论实践分配、实验课优化等与教学相关的话题进行探讨,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期中、期末进行3次,集思广益,为《森林昆虫学》教学改革提供建议。

 

  作者:胡镇杰 陈应 李文亮 车志平 董钧锋 李定旭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19

上一篇:以全科医师为导向的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

下一篇:建设“第二课堂” 强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