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任职教育培养信息化战争军事人才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3-12-08 15:39

进一步深化任职教育转型建设,就是要积极适应信息化战争和信息战场的需求,不断提高培养“军政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见长”的新型军事人才的质量。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在战场较量方式、作战目标、作战目的、作战形式上都有着质的区别。信息化战争是以信息化战场为依托,以战场认识系统、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战场打击系统(包括兵力、火力)、支援保障系统等五大分系统构成的作战体系间的整体较量;是以破坏、瘫痪敌方的战场认识系统、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为主要作战目标;是以夺取制信息权影响、制约其它战场主动权;是从宽正面、大纵深的线式作战,转变为以结构破坏战、机动作战为主的非线式作战。任职教育院校作为培养信息化战争人才的基地,应积极针对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要求,大胆调整教学内容,加大对信息、信息化战争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使学员真正成为了解信息化战争、掌握信息化作战指挥、信息化作战技术的信息化军事人才,提高驾驭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就要在克服“知识差距”、“技能差距”和“素质差距”上下功夫。 

  一、基础理论教学要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克服“知识差距” 

  第一、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加大信息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应增设以信息传输学、信息管理学、信息谋略学、信息心理学、信息化战争、数字化部队等与信息化战争密切相关的前沿辅助学科教学体系,从根本上改变院校教学内容的知识构成结构,加大教学内容的信息化知识成份,准确切近新的培养对象和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实际,以克服对信息技术、信息化战争了解和掌握上的“知识差距”。 

  第二、在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应用上,建立良性的动态跟踪机制,使教学内容不断适应信息化战争形式和手段不断发展的要求。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是大量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信息化作战平台和信息化弹药的战争。在这种战争中,军事人员将直接和信息装备打交道,从受领作战任务,到收集处理战场信息、进行作战决策、组织计划作战、传达作战指挥指令、控制协调部队的作战行动等,都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战争动态发展变化的特点。只有建立全新的、动态的教学内容跟踪机制,才能真正从传统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体系中解放出来,使教学内容适应信息化战争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新型军事人才对信息化战争不断发展更新的作战方式、方法、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差距”。 

  第三、建立瞄准世界最新军事动态的学术科研机制。只有不断的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的创新和研究,把对信息化战争的战术、技术研究作为主攻方向,以信息化战争理论研究作为突破口,在信息化战争研究的前沿领域刻苦攻关,以研促教,使院校的信息化战争教研水平始终站在最高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信息化战争认识的“知识差距”。 

  二、基本技能要与信息化武器装备相适应,克服“技能差距” 

  针对新的教学对象和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和开设最新武器装备、旧武器系统的最新应用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使教学内容更切近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更切近我军信息化战争水平和能力的实际。各级首长机关要下大力解决院校在基础技能教学上,教学装备、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部队和我军建设和发展的问题,以使院校的教学装备和教学内容,能同步或超前于部队和我军武器装备发展的水平,克服军事人才对信息化战争武器装备操作使用上的“技能差距”。 

  第一、同步或超前开设新型信息装备的教学,使培养目标具有驾驭新型信息装备的能力。如果新型军事人才不了解所属单位信息技术装备的性能和作战应用,不懂得运用战场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就无法在信息化战争胜任本职工作、完成战斗任务。 

  第二、同步或超前开设信息、信息化战争应用知识的教学,使培养目标具有开展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在信息化战场上,要取得信息优势,掌握战场主动权,军事人才不但要有熟练操作信息装备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努力提高信息识别、分析、处理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对信息的识别、分析、处理能力,要能对所获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处理,并根据敌人的信息需求和期望而制造符合敌人“口味”的假信息。其次,要培养应用信息的能力,不仅要善于应用真信息,又要善于应用假信息,能把假信息“混入”到敌方的真信息体系中,并且与真信息“混合”得天衣无缝,使敌人在接受、执行真信息、真指令的同时也接受假信息、假指令。再次,要培养应用“阳谋”意识和能力。“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战场日趋“透明化”的信息化战场上,要想以隐蔽、保密的“阴谋”手段欺诈敌人面临更多困难,而把欺诈之术施之于公开事物的“阳谋”手段往往更易奏效。新型军事人才要提高“阳谋”欺诈能力,就必须努力钻研如何借助信息装备与公开信息欺诈敌人的谋略,提高诡密性和不意性的“施谋”水平。 

  第三、同步或超前开设网络、网络信息知识的教学,使培养目标具有进行网络应用、管理和自卫的能力。在信息化战争中,新型军事人才要学会管理应用网络的方法,包括严格建立管理制度,加强硬件管理,实施无毒操作,建立病毒档案,预先设置病毒卡,输入防病毒程序等,增强单机和网络的免疫能力。要提高快速防御网络病毒扩散的能力,学会一旦发现网络异常应如何迅速反应、科学防卫和处理的紧急应变能力。克服对信息装备使用和维护的“技能差距”。 

  三、在综合素质培养上,要与复杂的战场环境相适应,克服“素质差距” 

  第一、在指挥素质上,要了解掌握信息化部队的组织指挥结构、方法技能和原则。在信息化战争中,新型通信指挥系统能在各级部队对情报、目标数据和其它数据进行非分级式分发上代之以互联式结构,从而改变传统的分级式结构。部队、网络的主要结点和军事领导机构将更加分散配置,形成战场空旷,这种互联式结构分散了指挥权,要求指挥员有全新的指挥艺术和指挥方法。这种多样化的作战环境、先进的武器装备、高节奏的作战和实时战场情况获知能力,对官兵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军事指挥院校要加强与信息化战争密切相关的边沿辅助学科教学,如运筹、信息的分析与处理等。 

  第二、在身心素质上。“德智皆寄于体,无体便无德智也”。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军事人才不仅要有强悍的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较强的心理障碍调节能力和健康的心理保健能力。 

  第三、在政治素质上。信息化战争打的是“军事政治仗”,军事人才是统驭未来战争的核心,因此,军事人才的政治品格是其素质构成的第一要素,并且具有自觉性与坚定性相统一的特征。坚定的理想、强烈的政治意识、纯洁的思想道德是新型军事人才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利益必须达到的政治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进行开放、交互、动态、全景的战法教学,培养学员从全息角度进行思考、研究、判断及决策的方法和意识,着力在提高学员驾驭信息化战争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 


上一篇:加强生本教育管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下一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素质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