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试析比较教育学课程的学习策略

发布时间:2023-12-08 20:18

        比较教育学是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虽然之前需开设教育原理、中外国教育史等课程,为后续学习奠定知识基础,但比较教育学的学习内容较多,难度比较大,涉及到对比较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历史规律的揭示、现状特点的概括及发展趋势的预测等,涉及面多而广,错综复杂。相关的学习材料非常丰富,即便是经过精选编成的教材,其分量也不轻,如吴文侃、杨汉清主编的《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包括绪论、八国教育、问题研究和总结展望等四编五十五万字。如此丰富的知识,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中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这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严峻的挑战。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将有关史实如历史事件、时间和地点等死记硬背住了,但考试后很快遗忘了,这样的学习对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因此,在比较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有必要掌握恰当的学习策略,从而有效地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一、元认知监控策略 
  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意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的进行积极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元认知监控通常包括四个步骤:制定计划,执行控制,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1](P132)元认知监控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的策略。在比较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有意识运用元认知监控策略,是因为比较教育学的内容头绪多、史料丰富,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教育制度的变革尤为显着,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的资料,以把握各国教育发展态势。若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没有学生个人积极主动的自我监视和调节,就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如各种社会活动、娱乐活动等,再加上远离家长的监管以及教师的督促,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有懈怠心态。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运用元认知监控策略,以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比较教育学课程学习中运用的主要元认知监控策略有以下两个方面: 
  1.计划策略 
  为了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一方面学生对自己有较清楚的认识,认识自己对比较教育学的学习准备情况,包括教育基本原理、各国教育发展概况、常用的学习方法等;另一方面,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时特别需要教师给予耐心的指点,尤其是要注意从专业素养的角度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建议和要求,例如根据不同专题的学习要求,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学习时间表并按照时间表确定努力的目标,以及实施步骤。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扩大视野,了解世界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会用比较法来分析当代世界各国的教育问题,提高对教育普遍规律的认识,加深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和历史感,进而增强探究能力和教育专业素养。 
  2.监视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根据学习目标及时检测认知过程,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对学习过程及时进行调整,以期望顺利实现有效学习。为此, 学生需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并能不断监控自己是否达到了对学习材料的领会, 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发现并及时补救。如重新浏览材料、仔细阅读理解有困难的地方或学完本专题后再回头来看理解有困难的地方。 
  二、深层次预习策略 
  预习,即课前的自学。指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容,是上课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在人文学科的专业学习中,不少学生养成了单纯依靠记忆进行学习的习惯,很少有学生会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课前预习。而根据比较教育学课程的特点,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样便于调整听课心理状态,对疑惑的问题集中精力,其他问题适度放松,从而使课堂学习更有效更顺利;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课前预习主要有三个步骤:首先是要通读课程的相关内容,然后概括出知识的结构体系,最后是解决问题。通读课程的相关内容是最基本的预习要求。学生通过通读,对主要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而要达到对知识的透彻理解,预习只到这一层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更高层次的预习要求。紧接着第二步要求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自己尝试地概括出知识结构。概括知识结构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其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是从章、节及各级子目标出发,提炼出知识点,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勾画出知识结构体系。课前预习的最高层次是解决问题。首先要求在预习中能够发现问题。学习贵在于无疑处质疑,能提出问题的预习才是真正有效的预习。根据学科特点,需要把教育问题放入历史发展的纵横关系中深入思考,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吴文侃、杨汉清主编的《比较教育学》第十章“美国教育”的预习中,根据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可进行这样的质疑: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这次教育改革与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的二次教改有什么不同?在美国教育发展史上有何意义?并尝试回答。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包括对课程相关内容的整理归纳以及查阅其他资料。尝试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存疑,以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预习时要看、思、做结合进行。在通读材料的过程中,勾画出重要内容,需要查的就去查一查,需要想的就应该认真想一想,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对课本后的思考题要尝试性地做一做。预习以后,还要合上书本,小结一下。这样做能使自己对材料有更深刻的印象。 
  三、课堂笔记策略 
  在课堂学习中,记笔记有助于更好地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积累资料,扩充知识,并能集中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防止分心,因而记笔记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笔记有两步:第一步是记下听讲中的信息;第二步是使记下的信息有意义,即理解它们。[2]如果笔记只停留在第一步,对学习并无多大的帮助,重要的是进入第二步,对笔记加工。学生上课时大多数都会记笔记,但很多学生并未掌握记笔记的策略和技巧,这就使得笔记所发挥的作用相差悬殊。有很多学生是原封不动地全部记下教师讲述的内容,虽然记得全,但它仅仅是发挥着录音机的作用,这样的笔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还有的学生选择自认为比较重要的信息记录,虽然在选择重要内容的同时,实际上已包含着对知识内容的初步加工,但难以确保所选信息的正确性和全面性。因此,要有效地记笔记,必须避免三种倾向。 
  1.避免满堂记 
  学生上课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听讲和思考上,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不可因为要一味地记笔记而耽误听课, 本末倒置,因此课前预习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样在课堂上可以张弛有度,既保证记下课堂上的主要内容,听课又有侧重点。 
  2.避免笔记的过简和过繁倾向 
  要设计合理的笔记格式。笔记本一页中左边2/3部分为主体部分, 用来记上课的内容,剩余的1/3部分所写的内容应当与主体部分内容相关。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预习时发现的问题;用自己的话写出的注释、解释;易混淆概念的分析;精彩的摘录;补充的文献内容;结构提纲等。 

       3.避免记录速度过慢 
  若在课堂上记录速度太慢,则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有必要提高书写的速度,若能掌握一些速记的方法,用各种符号简化记录的内容,则更好。如果在课堂上实在来不及记下来, 则课后一定要及时查漏补缺,以免影响后面的学习。 
  四、课后复习策略 
  学习的实质是习得言语材料的意义,意义如果以命题网络或认知图式的形式储存,则能持久保持且易于提取和应用。[2]为了提高复习效果, 对比较教育学课程而言,可采用组织策略和比较策略两种复习方法。 
  1.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按照学习材料的特征或类别进行整理、归类或编码的策略。运用组织策略可以使学习者将所学习过的内容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有助于实现材料的结构化、系统化,便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比较教育学课程中,各国教育的演进变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内容,学生即可用组织策略加以整理,可以按教育行政制度、教育政策法规、学制等方面进行归类,其中学制可以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依次归纳每一个层次上的发展变化情况。用组织策略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及回忆效果。 
  2.比较策略 
  比较策略是针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易混淆的学习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的策略。比较教育学中有很多容易混淆、具有某种联系的内容,在学习时常常会张冠李戴,运用比较法对这类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利用及时纠正、反馈、过度学习等方法,提高知识的区分度,增强相关知识的巩固性和可辨别性。例如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方面,各国都进行了教育改革,学生对各国采取的改革措施容易弄混,这时就可用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通过归类 、列纲要、制图表等方法找出其异同之处,以获得清晰稳定印象,同时从中可了解面向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再如,对于国际社会的终身教育思想,日、美、法、英等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也可以通过运用比较的方法,深化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而且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决策也具有启示意义。 
  五、信息资源的利用策略 
  资源利用策略要解决的是学生怎样选择并利用好周围的学习资源的问题。在比较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中,要利用好的资源主要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利用策略在这里指学生从什么途径获取信息及如何利用信息。根据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特点,除了教科书所提供的信息之外,学生还需要从其他渠道获取相关知识以充实学内容,其中有以下三条重要渠道。 
  1.教师渠道 
  教师闻道在先, 术业有专攻,学生应学会利用教师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笔者在教授比较教育学课程时,在每一章或每一专题结束后,都会开出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供学生课后研读,希望学生能认真完成,并就学科问题能主动多与教师交流探讨, 得到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与帮助。 
  2.同学渠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不相同,然而在一个学习群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3](P300)由于每个人对世界的建构各不相同,因此就显示出人们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同学之间应多交流,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沟通和讨论中开拓思维, 积累学习智慧和经验。 
  3.资料渠道 
  辅助比较教育学课程学习的资料很丰富,既有各种典籍记载,也有学术期刊的相关论文,还有众多的开展教育活动的现代建筑和历史遗址,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在利用资料时需注意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对文字资料需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技巧,始终监控自己的阅读活动不偏离方向,同时要把握非文字资料的学习机会,细心观察,笔者在教授本课程时,经常利用多媒体播发相关影碟,以拓宽学生视野,充实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何晓晖] 

上一篇:合作学习在日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修辞”定义的修辞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