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5-12-15 11:28

相关合集:教育管理论文

相关热搜:教育管理  高校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模式


摘 要:高校应打破那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理念,构建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更新教师的教学思维和知识结构,从而推动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文章主要从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原则为出发点,来探究当今我国各大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管理;创新;原则;建议

1.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大高校普遍存在扩招的现象,使得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逐渐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这在一定程度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挑战。“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1],而其关键则在于创新,要想培育创新性人才,我们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坚持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教育的根本动力,完善各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教育管理创新理论研究
  创新教育的管理原则是要求我们在完成传统的教育管理的继承和发扬之后,再进一步地更新和发展教育领域,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以培养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社会创新性人才为根本目的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我国目前现有的创新教育管理除了给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讲解之外,还要根据现实条件给学生安排一些相关的社会实践性活动,建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体系。努力将其朝一体化、层次化和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发展,从而使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阅历的双丰收。在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方面,则强调的是针对各高校专业教材的选择,秉承的是科学性、先进性、经济适用性等原则,以此来选择能够适应新世纪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课程教材,并且选择的教材要尽量符合现代化和多元化,以便更好地适应现实要求的需要。而在对学生的其他能力培养上,主要注重的是对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3.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应遵循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也可以称作是伦理原则,即在伦理学上被认为是绝对“善”的东西,它是调整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应该遵循相关的道德原则。
3.1领导与教师关系中的道德原则
(1) 人本原则
  人本原则就是突出人的主体地位,针对高校的管理者而言就是要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一切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做到解教师之所难,体教师之所苦,能够让教师深刻体会到身处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面的温暖和帮助。
(2) 民主管理原则
  针对高校教育的民主是指作为管理者应该尊重被管理者(即教师)所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给其提供参与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实际教学问题上,管理者要放下领导的权威,虚心向教师请教,并对确实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3) 激励性原则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和斯坦尼尔曾经说过:“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因此,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肯定和褒奖,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而且也让他们体会到了自己存在的重要价值。
3.2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道德原则
(1)关爱原则
  关爱原则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包括管理者)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方面的鼓励,而且也体现在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帮助。教师的关爱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指出的当人在生理需求以及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继而产生一种社交需要(即希望自己真正成为某群体的一员,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关心和体贴)。因此,这就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关爱对学生而言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己学习、工作的一种肯定和激励,只有关爱才能真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2)诚信原则
  诚信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管理过程中,由于个别学生存在诚信意识薄弱等缺点,因此就容易出现借阅书籍过期却迟迟不给予归还,考试作弊等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恪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以身作则,为构建文明校园的建设而努力。
4.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使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无法得到充分理解和全面改革,这与现代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各高校应转换办学思想机制,深挖内潜,加强内部组织管理和外部学习交流,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由传统向创新的转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必须深刻认识目前高等教育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4.1 管理系统的封闭性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强调的是管理者的权威性。比如,在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编排的过程中,没有遵从民主管理原则和人本原则,一切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行事,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呈现一种与外部隔绝的内部封闭状态。这样不但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难免与众多教师的讲课风格和教学计划背道而驰,不利于学校的管理。
4.2 教学工作监控系统的形式化
    在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学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不是以学生和教师提出的参考性意见为转移,而是完全凭借决策者自身认识和感知来进行考核和评定,殊不知这种禁锢式的管理不利于学校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这样不但会造成学校的校园文化与现实情况严重脱节,而且也会使得学校师生产生一种厌倦和不被重视的心理。此外,各高校缺乏一个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反馈机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重视这种信息的反馈,而往往只是形式大于内涵,使得师生评价结果根本落实不到位,同时也使得学校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也因为管理体系的不完善而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和改进。
4.3 课程安排和考核标准的不合理性
  现行的教育体制是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在课程选择上并没有以此为根本出发点来进行合理的安排。尤其是针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只是单纯的靠书本知识的讲解和灌输,没有考虑到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或者是过渡的让学生参加各类 实践,但又常常流于形式。针对学生的学习考核,书面理论知识考核的居多,对实际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核偏少。此外,教师往往存在过多的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少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4.4 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性
  由于受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在学校的管理制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学生的管理制度方面,虽然学校在学生守则里面明确规定了学生应该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但是由于其存在的制约因素比较多,再加上没有给予适当的疏导,因此导致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觉意识;其次,在教师方面,没有形成一个以生为本的教学与管理机制,教师单方面主导课堂教学的桎梏依旧存在;此外,在对教师的教学考评制度上,也没有建立一个真正合理的评估体系。
5对教育管理创新的相关建议
5.1 坚持创新教育教学的管理理念
  首先,高校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当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不仅要肩负着育人、传递教育知识、培养社会性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且也要强调教育和学术的结合以及真理和文明的统一。因此,学校不仅仅只是一味单纯的去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教育人才,而是应该主动的去引领社会的发展方向,让整个学校的师生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前进,去学习新知识,去运用新技术,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发展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去造就顶尖的社会性人才。
  其次,用教育管理的改革来统筹和引导。教育观念的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等学校教育不能只是一成不变的秉承一种教育理念。因为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广大师生的思想也难免会跟随社会的节拍而改变。因此,学校的教育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而教育理念转变的前提则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教育管理的改革来作为统筹和引导。
5.2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关于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多年来一直是全社会始终贯彻的基本教育方针之一,但实际效果却不可恭维。那么如何更好的贯彻方针,潜移默化的从整体上加强教育师资的质量,实现我国教育百年大计呢?
  首先,要选人、留人、培养人,这要先做到建立健全相关的教育管理制度,采取措施严格管好教师的文化素养及育人品格,利用感情和适当待遇等留人的方式来留住比较优秀的教师,进而达到稳住资源,培养人才的目的。或者采用先进的绩效管理方法来奖罚考核师资队伍,使之优胜劣汰,保持教师的纯洁度、可靠度和为人师表的公众形象,最终打造出一支充满活力,使学生、社会公众信任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其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用反聘、直聘的方式聘请政府官员、知名人士、优秀企业家等德高望重的人士,让他们的社会影响力、社会经验以及成熟过硬的实用知识技术发挥最大作用。这些人一旦走上教师讲台,带给学生的就不仅仅是课本上单纯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经历和实用性技能,让高校学生更加真切的了解社会,缩短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为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尽快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铺垫,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
5.3增强高校网络交流平台的实用性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投入使用,为高校教育带来了一次信息化管理革命,高教管理网络交流平台作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它的实现可以进一步确保高校准确、及时发布有关文件条例和管理规定,让教育管理更趋高效、民主,真正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及时沟通,被管理者可以发表对管理者的建议和意见,让管理者及时查看,并尽快改进,提高管理的服务化和人性化。
5.4 提高教育观点与评价创新
  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目标,运用科学的手段,通过系统的信息收集、分析、解释,对教育相关现象进行价值评判,从而不断为优化教育及教育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支持。教育评价是高校对自身教育成果的一种评价,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身的一种鞭策,提高教育评价的创新,有利于管理、教学和学术的创新发展,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管理的整体创新。
6.结束语
  21世纪是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为了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实现师生共同参与教学,使教师激励自身不断提高素质,扩展知识面,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学生主动养成积极学习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能力,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风暴,徐克刚.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12):42-43.

上一篇:高校媒介教育开展途径及评估体系初探

下一篇:高校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