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让课堂“活”起来———关于高校中国古代文学

发布时间:2015-12-15 11:25

摘 要:让课堂“活”起来,是高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来看,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充分备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学习,取得最大实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教学设计

一、课前“活”起来
  要想完成一堂成功的课,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就必须“活”起来。就教师方面来说,要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每一个环节都要细致认真;就学生方面来说,要充分预习课堂内容,为上课做好准备。
  (一)教师“活”起来
  1.充分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①“备学生”是教师备课非常重要的方面,却又往往是大学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成为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因素。
  (1)现场调查。可以在上一堂课临近结束时进行。比如下堂课要讲《红楼梦》,这堂课临近结束时可留几分钟,想好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看其对这部小说的了解情况及兴趣所在。
  (2)课下和学生的互动。比如在课下闲谈时有意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利用qq群等网络工具和学生交流。
  (3)问卷调查。为了节约资源,可以把表格发到邮箱或者放到qq群上。例如讲《金瓶梅》,我就设计了20多个问题,让学生填好,再进行统计分析。
  (4)学生自己调查。为了方便教学,我一般把一个班分成固定的几个小组,很多工作可以交给小组轮流进行。学生小组设定好调查内容,并根据调查情况统计出结果,然后交给老师。
  2.认真细致地备教材。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自然会对老师的“照本宣科”不满,他们更期望老师的“真知灼见”。在讲课中,我发现学生对老师有独到见解的部分更感兴趣。
  (二)让学生“活”起来
  让学生课前“活”起来,实际上是让学生提前建立和课堂的有效连接,使学生很快融入课堂情境,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1.落实预习环节。布置预习是大部分教师都会有的教学环节,但如果不能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就很难落实,此环节也就成了空置。预习题应该是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提出
  2.和学生互动,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引导能够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
  3.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学生之间的互动会让课前预习变得更加有趣,更具挑战性。
  二、课堂“活”起来
  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教学实效达到最好,是每个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一)营造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课堂氛围
  要保证教学效果,课堂氛围很重要。好的氛围能够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来,而不好的氛围就很难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教师教态应该亲切自然,将爱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将爱的微笑传递给每一位同学,用尊重、亲切的语言和每一位同学交流,从而让爱的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感到春风化雨般的温暖,以轻松愉悦地心情融入到课堂中来。
  2.鼓励学生发表新的见解。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构建开放型的课堂。
  3.课堂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活”
  在设计教学思路时,教师应该努力求新求变,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制定出最好的方案。
  1.成功的导入。一堂课要想成功,必须精心设计导入方式,这往往是大学课堂容易忽视的环节。
  2.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
  3.运用多媒体要“活”。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是对教学法运用的最好定位。教学方法的运用最忌僵化、模式化,只有有的放矢、灵活多变,才能充分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学者认为“教学方法改革,尤其是教师教的方法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②对教师来说,教学方法没有高下之分,只有用的好、用不好之别,所以一定要善于翻陈出新,灵活运用,用好用透。
  三、课后“活”下去
  对于大学课堂教学来说,一堂课结束了,不应意味着教学活动就此戛然而止,而应该将课堂延伸到课后,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
  1.课堂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继续讨论。
  2.激励学生完成作业。大学教师一般也会布置作业,但是对其完成情况却往往并不追究,所以很大程度上就成了一个空置的环节。
  3.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4.鼓励学生写做科研论文。
  当然,让课堂“活”起来,不能走入为求活而活的误区,教师一味追求热闹,追求形式,课堂教学不能落到实处,结果课堂气氛很热烈,学生很活跃,课堂形式很活泼,但是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

参考文献:
  [1] D.P.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8:1.
  [2]马凤岐,王伟廉.教学方法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地位[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上一篇: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

下一篇:固有传统与新思想的均衡取舍下大学文化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