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探究

发布时间:2015-12-15 11:25

摘 要:“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对“原理”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是每一个“原理”课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教学; 兴趣; 实效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是一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几乎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的全部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要真正上好“原理”课,实现教学意图、达到教学效果,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需要在教学中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有效整合“原理”课的教学内容
  “原理”课几乎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的全部重要内容。“原理”教学内容多,课时少,讲授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做到精讲,要“管用”。因此,“原理”课教师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原理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在关系和重点。而且,也要充分考虑“原理”课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协调的问题,一些重复的内容可以归类、简化。另外,“原理”课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为教学重点,兼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部分。既要保证“原理”科学体系的系统完整性,又要做到重点突出。哲学部分应注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学,尤其是方法论的运用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政治经济学部分讲清经济学原理知识点以及与现实之间关系。科学社会主义部分让学生明晰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二、积极改进“原理”课的教学策略
   “原理”课理论性很强,加之理论又较深奥、抽象,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远离生活的感觉。“原理”课的这种特性使得它难以为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对“原理”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在积极改进“原理”课的教学策略上下功夫。
(一) 教学内容生动化
  古人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原理”课所具有的理论性强,趣味性少的特点决定了,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必然枯燥乏味,使人兴致索然。要使学生学之有味,就要在科学、系统的传授理论的同时,还应讲究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化,把抽象、深奥的理论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原理”课教学意趣横生,使学生兴趣昂然。为此,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用成语典故、妙用诗词对联、巧用漫画笑话和选用新闻时事等既富于哲理、充满意趣,又能吸引学生、引起共鸣的丰富生动、趣味无穷的有效素材来激发学生兴趣。在风趣幽默的语境中,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使学生掌握理论、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比如,在讲“联系的多样性”时,可引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讲“形式和内容”时,可引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等等。当然在引用时,一定要紧扣原理,恰到好处,切忌牵强附会。
(二) 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影响了学生学习“原理”课的的兴趣,进而制约了“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要想培养学生对“原理”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使教学手段和方式多种多样。在“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不断革新教学方式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综合运用问题教学法、课堂讨论辩论教学法、学生模拟教学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些方式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原理”课的积极性,又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当然,到底采用那种教学方法,教师要经常性地进行教学反馈。教学相长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就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理解和沟通。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及时获得学生对于教学情况的反馈信息: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所讲所做,与教师积极配合。因此,教师要主动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以及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情况,以利于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式方法。
  (三)教学设计专业化
  “原理”课理论性很强,不像实用性学科.通过学习能够很快产生效益。原理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它内化到人的思维深处,其功能和效益是潜在的、不明显的。加之理论又较深奥、抽象,给人一种高高在上、远离生活感觉。“原理”课的这种特性使得它难以为广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相反,学生对实用性强的学科更感兴趣。因此,“原理”课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想办法在教学中突出“原理”课的实用性。而要突出“原理”课的实用性就要做到教学设计的专业化,把“原理”课和学生的专业课尽可能地结合起来。学习“原理”课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而且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及实用价值.解决这个问题是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原理”课的授课对象是全体本科生,学科专业五花八门。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根据授课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绝不能千篇一律,必须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相结合.,根据不同的专业讲授不同的内容,尤其例证的引用或多或少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比如,给文科专业的学生上课多引用文史类的例证,给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上课多引用自然科学类的例证,而给艺术专业的学生上课则多引用艺术类的例证。这样,也就在教学中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目标全面化
  “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教学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原理”课教师应该树立全面的教学目标,要改变只对教材和教案负责的现象。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在教书方面,“原理”课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能力、技巧,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注意方法论训练,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在育人方面,“原理”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性极强的学科,应该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这是因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两课”是主渠道。所以,“原理”课一定要想方设法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了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全面目标,“原理”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仅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而要通过把抽象的理论不断具体化,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中。比如在讲“谬误的产生不可避免”时,可以引申到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难以避免的,同时,又要让学生知道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在讲“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时,可以引申到学牛的学业积累、日常学习纪律的遵守和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三、不断提高“原理”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要想培养学生对“原理”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原理”课教师是关键。作为一名“原理”课教师,要想上好这门课,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渊博的知识结构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为此,“原理”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要想讲好理论课,就得首先真正占有理论本身及相关知识,弄懂弄通。“原理”课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整合在一起的。而“原理”课教师多有不同的学科背景,有原来讲哲学的,有讲政治经济学的,可以说是术业有专攻。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擅长的内容占课时多、讲得多,而不擅长的内容占得课时少、讲得少的情况,这显然违背了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结构需要弥补。“原理”课教师既要从理论体系上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经典作家的论断放到当时的历史坏境中来认识,同时又要紧密结合今天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加深领会,防止生搬硬套、断章取义、片面理解,并根据发展的实践,努力做出准确而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阐发。
  “原理”课教师要想把课讲好,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还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结构。渊博的知识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若没有其他学科的支撑,很容易造成讲授肤浅、思路狭窄或陷入空洞的说教。因此,“原理”课教师要积累丰富的知识,特别是要积累哲学史方面的知识: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以及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是培养学生对“原理”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原理”课教师要想把课讲好,就要在“讲”字上下功夫。讲课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钻研、积累授课艺术。“讲课”要有激情、有节奏感、语调有抑扬顿挫、语言富有感染力,只有讲出理论的逻辑征服力量,撞击学生的理论思维,才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才能达到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思维活动的有机结合,也才能取得切实的教学效果。
  总之,只有让学生深切地感觉到“原理”课在增进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启迪人生等方面是一门必不可少的“有用”课程,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才会提高“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才会使“原理”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2005年

上一篇:工程实例对物理学教学的作用

下一篇: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