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探索建筑学教学工作改革

发布时间:2015-12-15 11:24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逐渐朝着市场需求方向发展。市场对建筑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求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已经不再满足社会需求。另外,建筑学的毕业生就业走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因此,现今的建筑学教学工作应该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新人才,其不仅应该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高水平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目前在建筑学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市场需求;建筑学教学;工作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果。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各地开展了大量的建设项目,得益于这些不同规模的建设项目,建筑设计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早期的建筑设计行业,主要是国家所有的一些建筑设计单位,随着我国建筑规模以及数量的不断扩大,设计单位及人才出现了严重不足,为了及时的填补缺口,我国政府对建筑设计行业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并扩大建筑学招生数量,以扩充建筑设计行业的专业人才数量。然而,通过多年的实践来看,高校培养出来的建筑学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的开始阶段,并不能很好的胜任本职工作,致使建筑设计行业仍然人才缺口严重,而高校就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调查发现,造成这种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当前的建筑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制约。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一、建筑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学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学年制教学模式逐渐过渡到了现在流行的学分制教学模式,制定这一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全面学分制。基础性课程的教学模式中,逐渐摆脱了以班级作为单位的教学模式,不仅如此,学生在进行必修课的学习之余,还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以及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课程进行学习。这种教与学的双向选课制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然而,在专业设计的主干课程教学中,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分班指导模式。当教师的教学水平卓著,责任心强的时候,分班教学无疑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具有重大帮助。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充分发挥“剩余热量”,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但是,这些“价值”在教学中的体现却是越来越少。这样一来,负责的教师,常常会觉得“力不从心”,而不负责任的教师则是乐得清闲。这种现象尤其是在研究生教学工作中经常出现,耽误正常教学的情况频繁发生,使得建筑学的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责任心对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而是根据就业形势来决定自己的报考专业。在入学之后,学习更加具有功利性以及现实性,很容易导致急功近利,这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非常不利。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扎实学习成为教学活动面临的新问题。
  二、建筑学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计划与时俱进。教师应该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本专业的综合素质需求;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标准,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工作,协调各类课程学时分配矛盾;根据教学评估要求,借鉴同等教学单位的先进教学经验,制定出符合本校教学特色的教学计划。
  2.教学方法改革。运用创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沿袭教学工作的内在规律,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建筑知识正在由传统的单向延伸转向网状、快速的增长模式,教学中要及时捕捉最新的建筑知识,并将知识的单向传递逐渐转变为网络型模式;在建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同样面临着创新的要求,因此,要在二者个性发展中大力推进能动性与选择性,做到各学科相互促进以及支撑,使得教学系统更加的开放。
  (二)优化建设建筑学教学环境
  1.促进教材的改进建设。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在完善现有教材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建立教材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国内外先进技术、教学重点等影响教材建设的动态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收集教师以及学生对教材使用的反馈信息;掌握政府的教材建设与管理的方针政策,抓住改革方向。
  2.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由形式管理转向目标管理。传统的形式管理不利于教学效果以及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要想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就要进行深层次的目标管理;制约式管理转向激励式管理。激励机制能够更好的激发教师与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并由被动接受逐步转向主动研究;积极推进教学评估体系。在为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之后,还应该对其发展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改进。
  (三)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
  1.设计能力培养。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上,根据合理的学时分配以及考虑建筑学各方向的共性和个性,对建筑学专业的专业范畴内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建立以专业基础为平台,以各研修重点为模块的多模块教学形式,既为学生提供选择研修重点的机会,又可为专业的发展拓宽空间、奠定基础,使得计划在满足学时要求的同时,突出重点,又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聘请设计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建筑师来校指导实践性教学;结合实践性教学计划,推荐一批优秀学生到设计一线进行“真刀真枪”的训练。
  2.创新能力培养。建筑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抓住两个主要方面,即规范和创新。规范化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秩序的有力保障;而要想打破常规,立足发展,就必须具备创新思维与探索意识,一旦墨守成规,就会失去市场竞争力。因此,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均有所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中,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实践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条件建设中,保障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改革中,研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试行“学生导师制”、开展 校外科技活动、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等系列措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总结
  随着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的人才需求会呈强劲的上升趋势。这对于带动高校就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从目前的建筑学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很多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地方,例如:教学中偏重于理论教学,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严重不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精力投入严重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建筑学专业以及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因此,高校建筑学教学工作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有关的教学工作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田波.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对建筑学专业教学的一点建议[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杨光,郭风琪,余志武.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3]曹辉.《建筑设备》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07)
[4]李广军,王文仲,马千惠.建筑学专业“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24)

上一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

下一篇:中日身体惯用语浅析——以“眼”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