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8 09:32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基础工作及质量体系的建立,并对其施工设备、施工方法、施工环境及施工工序的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1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质量保证体系是为使人们确信某产品或某项服务能满足给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需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手段。。施工企业按照iso9001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其建立主要内容如下:
  1.1建立项目质量保证机构
  项目质量保证机构设置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中合理设置项目质量保证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分工负责、职责明确、高效的管理组织和组织机构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建立一个能完成管理任务,令项目经理指挥灵便、运转自如、工作高效的组织机构。一个好的组织机构。可以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的变化,形成组织力,使组织系统正常运转。产生集体思想和集体意识,完成项目部管理任务。
  1.2编制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根据所选定的质量保证模式、质量体系要素的分解及其证实程度、质量职能展开与落实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编制以质量保证手册为主的质量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质量记录等构成。质量手册是一个企业的纲领性文件,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和质量职责;各项活动的控制程序等内容;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是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为贯彻落实质量手册要求而规定的实施细则,包括文件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等内容。质量计划是为了确保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而制定的专门的质量措施文件,包括企业各部门的质量目标方案等内容。质量记录是质量活动及结果的客观反映,包括工程变更记录、检验试验记录、设备台账、质量问题监督处理跟踪记录及各分项(分部)工程技术交底等内容。在建筑工程施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时,应掌握好应用性、适用性、层次性,施工组织设计是纲领性的文件,施工方案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写。
  1.3完善或建立各项配套管理制度
  根据质量保证工作的要求。要在原各专业系统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或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定。其完善或建立的原则是:必须与质量保证手册规定相一致,即以保证质量保证手册能得以有效贯彻和实施为前提。
  2..建筑工程管理重要因素
  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及环境(environment)等五大方面,即4m1e。下面主要从机械的因素、方法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等方面来谈谈对质量的影响。
  2.1施工设备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是所有施工方案和工法得以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建筑单位和施工企业必须综合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建筑技术经济水平等因素,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所选的设备应具有安全性和可维修性,也就是说对设备故障维修较为容易。并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该制度要覆盖设备从选型、采购、使用、维修、管理和报废的全过程。操作人员要经过技能培训持证上岗,应熟悉机械设备操作规程,会维护设备、懂设备的基本原理、熟悉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情况及如何处理等,并做好日常记录,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2.2施工方法的管理
  方法管理是包含整个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施工工艺、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的管理。施工方法则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组织基础,其内容包括施工设计、施工工艺、技术方案、检测手段以及组织措施等,它们的优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有效控制的实现问题。具体来说,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技术、工艺、设计以及操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考虑,从各个方面确保其可实施性,通过先进、高效、合理的施工方法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水平,严格控制工程成本,追求社会、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2.3施工环境的管理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

复杂多变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如地质、水文、污染、气象等,这些因素对建筑工程的影响是非常复杂多变的,对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保证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或可能造成施工的中断。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如在施工准备阶段对现场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现场调查、识别、评价,并对识别出的重点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亦可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等进行监控,可委托政府认可的第三方环境安全检测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的空气、噪声、粉尘等类别进行现场检测、监控。对环境因素的控制,又与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紧密相关,必须综合分析,全面考虑。同时还要不断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和作业环境,同时加强对自然环境和文物的保护,减少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使施工现场秩序化、标准化、实现文明施工,从而达到环境的监控,确保工程质量第一。
  3.施工工序管理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点,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并消除制约因素,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时,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是其主要的一个方面。
  3.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需要进行控制的重点、或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控制点的涉及范围较广。根据工程特点,视其重要性、精确性、复杂性、质量标准和要求,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构件或分项、分部工程,也可能是影响质量关键的某一环节中的某一工序或若干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 (1)关键的分部分项工程。比如剪力墙结构中的钢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等。
  (2)关键的工程部位。比如民用建筑的卫生间关键设备的设备基础及一些关键的隐蔽工程等。
  (3)薄弱环节。即经常发生或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环节,或承包商施工质量控制无把握的环节。比如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渗、漏水问题)
  (4)关键工序。如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沟槽开挖、平基稳管、接口处理等工序。
  (5)关键工序的关键质量特性。比如混凝土的强度的回填土含水量、灰缝的饱满度等。
  (6)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初次进行施工时,必须对其工序操作作为重点严加控制。
  3.2质量控制点的实施
  质量控制点设置后,要对质量控制点进行管理、实施,使其发挥作用。在质量控制点的实施中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1)有计划地组织进行过程质量审核,对审核的内容、时间、频次、人员等作出具体的部署,每年一般不得少于两次;
  (2)审查各接口部门的工作质量,接口部门之间的衔接应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3)把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控制措施进行交底,务必使相关人员真正了解,并树立以预防为主的思想,形成书面的质量控制的交底文件;
  (4)质量管理人员要配合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进行重点指导、检查、验收,对关键的质量控制点要进行旁站监理:
  (5)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作业指导书进行认真操作。保证各环节的施工质量;
  (6)按规定做好检查。认真记录检查结果,取得准确客观的第一手数据形成书面的质量控制文件;
  3.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其一,在每一项分项工程施工之后均需由施工班组对其进行自检,符合质量验收标准要求,由班组长填写自检记录表。
  其二,经自检合格的分项工程,在项目经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的组织下,由配属队伍工长及质量员组织上下工序的施工班组进行互检,对互检中发现的问题上下工序班组应认真及时地予以解决。
  其三,上下工序班组通过互检认为符合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标要求,双方填写交接检记录,经配属队伍工头签字认可后,才能进下道工序施工,而且经监理工程师监督检查认可。
  4结束语
  施工质量具有控制因素多、控制难度大、过程控制要求高等特点,为确保工程质量管理能不断提高,笔者经过多年工作实践深刻地体会到,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必须建立和完善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地运行,在全体人员的参与下,创造良好的质量管理环境和氛围,是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的保

,企业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对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若干问题探究

下一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