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传播学视阈下透析人人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发布时间:2015-12-14 14:31

摘 要:SNS社交网站已成为网络时代人们扩展人脉,了解社会动态,丰富社交生活的必备工具。社交网站的内容良莠不齐,使用群体的分异,网络社交环境的不同会对使用者产生南辕北辙的影响。本文着眼于大学生群体,以人人网为例, 在传播学视阈下分析SNS社交网站对大学生使用者所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 。

关键词:人人网; 大学生; 负面影响

  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数量在2011年底已达到5.13亿人,预计此数目还会持续增长,传统的交流沟通类应用例如电子邮箱、论坛、BBS使用量持续大幅下调,人人网、微博等社交网站的使用率逐年递增。[1]自1995年底,以“校内网”之名创建以后,人人网在年轻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受到广泛认同和欢迎。根据尼尔森发布的对人人网和Facebook的研究报告,10~19岁的用户占所有用户的24%,20~29岁的用户更是占到40%。[2]由此可见,人人网对年轻一族的影响不容小觑。与其他社交类网站不同,人人网以实名制注册为前提,早期用户注册必须使用高校邮箱(例如renren@),浏览界面的访问限于为高校IP地址的用户。其初衷是建立一个真实、安全的社交环境,加以身份验证,好友基本都是同学或熟知的人群,提高了网络社交的亲密度和可信度。
    多年来,许多研究者致力于对人人网商业价值的挖掘,或者希望基于人人网建立学习社区。但笔者发现,社交网站所透露的浓重商业化、过分娱乐化都对大学生使用者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1 “黑幕”下的“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来自传播学中的两级传播理论。信息并不是直接从媒体流向大众的,而是先通过媒体到达一些人(即意见领袖),然后在从这些人到达其他广大人群。[3]和报纸杂志等传媒介质的意见领袖不同,网络平台的意见领袖不再是专业资深的评论家或记者编辑,而是众多网民中的任意一个。当一位用户看到某条讯息后,迅速发表条状态或者上传日志、照片,可能会带来大批用户的转载或者评论,特定时间段内,某种话题会受到热议,这样一个二级传播过程就形成了,该用户也顺水推舟地成为“意见领袖”。虽然人人网标榜“实名制”这面大旗,但是仔细调查会发现,仍有众多用户并非真实姓名,也未上传真实头像。这些潜伏在“真人秀”里的用户,最有可能发布一些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消息,其危害具有一定隐蔽性,一旦被广泛传播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不利影响。这些“意见领袖”埋藏在众多网民之中,以“若隐若现”的姿态,在信息繁冗、更新万象的网络环境掩护下难以被控制。另一方面,网络文化氛围的活跃激发众多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和自我宣传意识。成为一个“意见领袖”被广大学生当作是一条成为“网络明星”的捷径。许多人通过发布炫富或不雅照片,或者发布“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状态为自己造势。本来纯粹的社交意图,逐渐被大学生扭曲的自我宣传目的所左右,网络污秽的黑幕也被一些不谙世事的大学生自己披上。
2 “别有用心”的“议程设置”
     在李普曼的议程设置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4]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是会受到“把关人”的监督,但是网络世界中,很难有或者很难形成“把关人”机制。在类似于重大灾难或者国际事务发生后,人人网上一些大学生不满足于他们心中认为的传统的,刻板的官方解释,将这种情绪通过传播一些投其所好的网络议题内容来宣泄。于是,人人网这类社交网络平台就成为他们心目中可以与政府手中的“权利”相抗衡博弈的工具,企图通过造“势”来了解他们所认为被隐藏的真相。[5]这种造“势”,就是一种强大的议程设置。举个例子,人人网中的新鲜事,会有提醒用户其朋友最近都关注了什么,一些关注的项目内容会被“网络操盘手”拿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话题中。不良庸俗的议题被网友通过人人网社交网站“晒”出来,再经过网络平台的辐射性人际网络关系,不断扩大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大学生面对呈现在屏幕上的这种“议程”,可能还未意识到对自己的负面作用,就已经被“设置”了。
3 “扭曲异化”的“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受众受到心理动机和社会原因影响,使用媒介以得到不同的满足,它把重点放在受众上。[6]在SNS社交网站上,用户就是受众,通过使用社交网站各取所需。但是,社交网站上的一些应用在满足大学生娱乐的目的时,也或多或少扭曲了对“娱乐”需求的理解。人人网有种应用,以说出好友的八卦真相来吸引用户。一个用户必须解答一定数量的好友“八卦真相”,才能获取奖励,查看好友对自己所谓“真相”的答案。并未添加此应用的用户,仍会受到其他添加该应用好友的“骚扰”。系统会提示某位好友揭露了自己的“真相”,并自动发出添加应用的邀请。这无疑助长了大学生窥探他人隐私的心理,以应用游戏为“掩护”,消遣为“借口”, 大学生付诸于人人网社交的使用与需求就已经悄然扭曲。 在这样的媒体世界中,每个人都受到无数的网民的“监视”。[7]
     鉴于以上分析,大学生应对人人网等SNS社交网站的使用采取理性态度。在享受它们对生活带来的便利之余,也要时刻警惕来自网络的负面影响。 
[1]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 尼尔森报告解读. 人人网用户粘性更胜Facebook .
[3] 希伦·A洛厄里 ,梅尔文·L·德弗勒,刘海龙,等.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
[4] 胡正荣,段鹏,张磊,等. 传播学总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 曾庆香,邱秀聪. 论新媒体对群体性时间的信息传播功用. 收录于《新闻传播学前沿2009~2010》,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6] 胡正荣,段鹏,张磊,等. 传播学总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7] 安德鲁·基恩,丁德良,  译. 《 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  南海出版公司 ,2010(3).

               

上一篇:论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

下一篇:一个县级电视台的自办节目之路 -江苏昆山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