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发布时间:2023-12-07 00:23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文化水平的公共课程。该文通过分析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改革高职学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关键词: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1-0180-02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了人们学习的一种方式。高职学院的学生在进入高职阶段学习后,大部分更是需要与计算机接触的,所以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知识的课程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是对教学教育活动有着重要意义与价值的。但是,就目前来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展并不是特别理想。不管是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学生基础来看,都不能够有效的发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当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还存在一定缺陷,需要我们去改进。


  1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1.1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高职学院只注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知识,虽然选用的教材与课程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解释很全面,但是大多数的知识点都是通过本科专业教材的压缩而来的。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时,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的知识都只了解一些,却又不是很精通,学而不精、学而不深。不能够深入的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就无法体现高职院校学生服务社会同时实践能力强的特色。有时课程的压缩过于片面,导致学生不能够明确的明白教材所要表达的意义。


  1.2知识更新与实际存在一定的矛盾


  时代在发展,信息技术也随着飞速的更新。计算机也从专家专有变为平民化,几乎每户人家都至少有一台计算机。计算机技术更是日益在变化。和一些传统的公共课程相比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强很多,知识的更新更是一天一个样。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要适时而变,及时的更新与调整。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选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材都是本院校教师自己编制的教材。编制教材的教师在编制教材时通常以以往的版本作为参考,即使改版了,在内容上却没有很大的变化,教材内的知识点并没能适时更上信息时代的发展。再加上高职院校在选定教材时需要长时间的商讨,这之间需要大概一年到两年的时间。而这段时间计算机技术已经更新到了新的一步,高职院校所选的部分教材已经落后于当下的计算机技术。导致学生不能够学到最新的知识。


  1.3教学与实际情况相脱轨


  计算机是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于实践性的要求更是高,如果仅仅是依靠教材以及教师单方面在课堂上的教学以及理论的傳授是不够的。应该加强学生在机房的操作。可是由于高职院校在修建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导致后期院校的机房使用紧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不能够同比例开展,更不要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全面以实践课程开展。这样就让学生只能停留在片面的了解计算机技术以及理论上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对于实践操作能力就会很薄弱,在需要独自面对一个项目或者大的案例时,大部分的同学由于缺少实践操作只能束手就擒。


  社会上对于招聘新入职的大学生,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如果院校不能够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学生在应聘时就会失去一大优势,传统的理论教学很难再满足社会的需求了。


  1.4学生的总体素质良莠不齐


  近几年来,国家对高校以及高职院校的生源统一实行扩展,导致生源地从本省扩展大多个省。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会单独招生,这就导致入校的学生的素质大幅度下滑。尤其是高职院校单招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各个偏远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受经济以及环境的影响,学生在高中时并没有接触过信息技术课程,有一些高中学校虽然设有计算机课程,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计算机课程形同虚设,这就导致学生入学后掌握计算机的水平良莠不齐。


  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水平良莠不齐,教师为了照顾学生,同时也为了能够调动课程气氛,只能够从最基础的教起。而很多学生没能够及时地意识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计算机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不感兴趣老师的课程,掌握较慢的学生不能够跟上老师的进度,造成整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教学设备不够齐全,没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能够适时的解决,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负面情绪长期的堆积,最终造成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


  2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问题的解决方案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去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让他们熟悉计算机软件系统以及硬件系统并区分它们,同时能够熟练地掌握与操作办公室软件,例如“Word”、“Excel”、“PPT”的排版与处理,了解网络安全的常识知识,能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维护与管理能力,对于电脑的基本防护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应能力都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反思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1)如何选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2)院校与教师如何安排教学内容;3)实践教学如何去实体化。


  通过以上几点,本文给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改进以及思考。


  2.1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想要培养学生的实操性,以及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必须要先从教学理念上改进,要转变教学理念。从传统的“以课本、教师为主”的理念转换为强化学生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同时要以职业岗位的要求去要求、培养学生,以此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竞争力。新的教学理念一定要从学生为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去创新,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学习。通过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提升以职业化岗位办公为目的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能力。让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2.2改革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要突破传统教学,突出学生是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他们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上可以试着多运用一些时间较近发生的案例,例如苹果手机的技术以及各大计算机应用的行业的发展和前景。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用案例为学生剖析能够让学生很全面地了解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很好的调动课堂的气氛。


  2.3教材的更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十分的大,同时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是极其的快,教材选择既要符合高职院校的需求,更要符合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要强调教材的实用性与适用性。那么如何去选择教材。首先院校要选择比较先进的软件以及新的技术知识,并做好随时更新知识来满足社会发展变化。在教材的排版上要从学生的认知上下手,打破传统的排版。在案例选择上要选择适合的,不能够过为宏观,这样容易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当然更要注意编写的趣味性,这样能够吸引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所以在编写教材时,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对于教程中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好求精神。


  2.4更新考核方式


  为了能够确保有一个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必须要设置一个合适的考核方式。好的考核也是检验教学成果最有效的手段。考核方式必须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特性来设立。可以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礎的特性设立平时成绩以及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打分机制,在期末成绩中通过理论评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评分,来代替以往单纯的笔试考核。这样可以避免教师只是单一的用计算机题型训练学生,学生不能够学到实操性强的技术。当然,这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技术能力。


  学生在完成了相应的考核之后,教师应该积极的鼓励他们去学习、参加多种与计算机有关的培训以及竞赛,通过学习获得职业认证证书,以此提高他们毕业后能够顺利的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力。


  3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搜索、分析数据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只有加强学生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意识,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独立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工作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培养出一代应用型与职业化的人才就是计算机老师的使命。所以,计算机教师更应该深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的研究中,提高教学的质量,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更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者:饶静


   参考文献: 

  [1] 肖若辉. 基于专业协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套餐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19). 

  [2] 黄翔, 张媛媛. 浅析翻转课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J]. 新课程:下, 2015(9). 

  [3] 陈浩.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25). 

  [4] 叶丽娜. 基于“3+X”模式下单招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有效教学与实践[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7(8). 

上一篇: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完善

下一篇:工作室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