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工匠精神”对工业设计发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11-15 13:58

  随着工匠精神被写进政府报告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样一种源自手工业时代的独特文化内涵。在这个消费至上的新时代里,面对着短平快模式下出产的工业产品,以及这背后所带来的社会资源问题,我们不禁深思,对于工业设计来说,工匠精神究竟意味着什么,而我们又为什么需要重新唤醒工业设计中的工匠精神

 

  1 概 述

 

  近几年,随着国人审美品位和消费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工业产品背后的精神内涵,过去那些朴实无华的产品已经很难吸引人们的目光。特别是在国外一些高端品牌进驻中国市场的今天,人们感叹产品本身的精巧与严谨的同时,不禁发问,中国本土的产品设计何时才能达到如此境界?产品背后缺失的到底什么样的精神内涵?

 

  其实,一些新锐的国内设计师已经开始关注产品背后的精神内涵,无论打开网页或是翻阅报刊,我们会时不时地看到这样一个词——“工匠精神,从罗永浩创立并融入了情怀设计的锤子手机,到木墨,木智工坊等小众家具设计品牌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样一种源自过去手工艺人的独特精神。消费者看中它背后代表着的高品质产品,设计师则用它不断地激励自己精益求精。

 

  无论怎样,工匠精神的影响正在日益增大。对于创新时代的排头兵,设计师们该如何去理解工匠精神,并重新审视自己的设计工作?特别是针对工业设计产业而言,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当今这样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在下面的思考中,我将尝试从工业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力求找到相应的答案。

 

  2 工业设计中的工匠精神

 

  想要弄清工业设计中的工匠精神,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工匠,在汉字中,所谓,从象形文字的层面来说,外面的字旁代表盒子,而里面的代表斧子,结合起来讲就是放斧子等工具的盒子,表示从事木工,即匠字的本意。慢慢地,匠字被引申为掌握熟练技能的人,如木匠”“皮匠,或是指精巧的构思,如匠心独运

 

  可以说,过去的工匠,泛指的是具有巧妙构思并熟练掌握某种制作技能的人,他们担负着一件产品从构思设计到生产制作的一系列完整流程。

 

  与批量化的机器生产不同,工匠的生产制作方式拥有其独特的近身性——他们和产品密不可分,关注着产生和制作的每一个细节,同时保持着生产的连续性,使得各个生产环节不会脱节。这是现代化工业生产很难做到的,正是由于这种生产模式的影响,令工匠们可以更加关注产品本身的状态,而工匠背后的精神内涵也慢慢展现出来。

 

  2.1 工匠精神是对高超技艺的执着追求

 

  工匠对自己的技艺从来都是不满足的,每天的工作既是产品的生产制作,又是对自己技术的磨练和提升。新的产品和生产工艺于对工匠来说,都是一次又一次提升和改良技艺的机会。比如日本的小林研业公司,不起眼的打磨厂房中,出品着无数的宛如镜面般光滑的苹果ipod后盖,苹果公司之所以会将自己的产品交付给小林研业公司,就是看中了他们对高超技艺的执着追求。

 

  Ipod的后盖采用不锈钢材质,厚度只有0.5 mm,而且打磨过程中稍微发热就会造成面板歪斜,这需要在打磨力度和角度上丝毫不差,小林研业的工匠们不断提升着打磨的技艺,最终,苹果公司以为需要两个月时间处理的ipod后盖在5天时间就完成了,而且个个符合标准,堪称研磨界的奇迹。

 

浅谈“工匠精神”对工业设计发展的启示


  2.2 工匠精神是对产品完美细节的苛求

 

  锤子手机的创始人罗永浩说过自己最反感的一句话就是差不多就行了,所谓工匠精神,可以说是一种对产品品质和产品细节的近乎偏执的追求,每个工匠对待产品都一丝不苟,即使是最细微的地方也要仔细考虑,以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比如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为了把食材最鲜美的那一刻奉献给顾客,在制作寿司时会根据食材的不同特点甚至顾客的不同身份作出调整,比如为女性顾客制作的寿司就会稍微小一些,为上班族顾客制作的寿司米饭就会压的紧一些,方便他们用筷子食用,对于左撇子的顾客他还会把寿司摆在顾客的左手边方便取用,这些对细节的专注将工匠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

 

  2.3 工匠精神是对产品发展的深入思考

 

  工匠们的工作看似单一,但实质上,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注意着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对产品发展进行深入思考,正是保持产品延续性的最直接途径。

 

  日本京都茶叶筒制作企业开化堂有着百年历史,其铜质茶叶筒产品前后需要100多道工序完成,且对气密性的要求非常高,深受大众欢迎。

 

  第六代传人八木隆裕则在父辈的基础上积极求变,他联合京都其他五家手工老字号成立日本手制品牌,并推向国际市场,产品种类也面向世界各地的消费群体,比如利用开化堂茶叶筒优良的气密性,制作满足西方家庭保存需求的意大利面储存筒。

 

  这种改变并非仅是开拓市场,而是仍是以产品为本,在满足更多人群需求的同时,保持自身产品的延续性。

 

  可以说,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自己平凡工作表现出的崇高敬意,一方面,工匠精神决定了工匠们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苛求完美,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工匠精神也为消费大众带来了品质优良,富含感情,经久不衰的产品。

 

  3 为什么工业设计需要工匠精神

 

  工业革命爆发以来,大机器迅速登上历史舞台,人们迫不及待地将它引入至产品的生产环节中,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在那个物资贫乏,供小于求的时代,机器生产的标准化和高效率令企业家看到了这里面隐藏的巨大能量。

 

  但对于手工匠人而言,机器批量生产的引入将曾经的制作过程硬生生地拆分成设计生产两个环节,就像包豪斯的莫霍利·纳吉说设想的那样,通过电话以及一些辅助工具就可以将设计传给工厂让其加工制作,而这个我们现在看起来很自然的过程,却是反工匠体系的。

 

  这使得批量生产的产品失去了制作者的近身特性。有时为了迎合机器生产的高效率,设计师不得不作出妥协,对产品作进行简化,以便它能够更快地推出市场,刺激人们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望,但这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社会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这种快体现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谋求利益,更多的企业家开始追求所谓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的短平快模式。

 

  一方面,利用拙劣的设计手段提升产品附加值,鼓吹消费主义;另一方面,不断推出换代新产品刺激再消费,促使人们丢弃还能够使用的旧产品。

 

  正如飞利浦设计思想中提到的那样: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对身边产品不用过多关注的社会,一个用过即弃的社会。

 

  看看我们的身边,大量快速消费式产品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设计新潮,价格低廉,但做工粗糙,材质低劣的快消服装;虽然款式多变,但结构简易,散发着刺鼻气味的快消家具等等,这些产品数量巨大,却功能相近,款式相似,它们存在感低,难以引起人们关注,除了刺激人们消费外似乎一无是处。同时带来的,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消耗和严峻的环境问题。

 

  意大利设计师Giovannoni曾呼吁:现代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的产品,这与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手工艺人开始重新关注现代设计背后的工匠精神,并将重点重新转移至产品本身的设计品质上来。

 

  换个角度看,就像现在大行其道的慢生活理念一样,在这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里,能够摒弃一切干扰专注于做一件事的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反速度的存在,这也恰恰迎合了现代人们厌恶快节奏生活,向往享受生活细节的心理。

 

  4 结 语

 

  由此可见,对于企业和设计师来说,缺乏深入思考和文化内涵的简单直白的潮流设计、高效却低质的生产方式、缺乏产品延续性的开发模式已经难以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同时,快速消费模式使得市场堆积了太多的相似产品,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消耗。

 

  种种原因都迫使我们必须进行转变,因此,唤醒工业设计中的工匠精神,改善产品的设计生产模式,拉近用户和产品间距离,追求工业设计的伦理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者:关山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69

上一篇:基于包络分析的安徽工业技术竞争力分析

下一篇:基于共生理论的CDIO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