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难点及突破策略

发布时间:2023-12-07 10:57

  一、前言

  近些年来,节能环保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无论是从资源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出发,还是从当前的资源承载能力角度衡量,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都有其必要性。由于我国消费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过于依赖低成本的方式扩张产能,使能源、资源日益紧缺且造成很大浪费,废气、废水、粉尘等生产和生活污染物、废弃物的过度排放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我国工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另外,由于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优势,在國际贸易中制造技术壁空以垄断市场,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国际竟争力都面临巨大压力。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正是在此背景下为增强我国产业竟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做出的战略性决策。


  二、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推动不足,产业发展缺乏动力

  节能环保产业的公益性、外部性决定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引导机制和政策法规仍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引导机制不完善及政策法规缺乏约束力,导致产业发展的内部推力不足。一方面,由于环保产业的价格引导机制不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政策等尚未到位,导致很多环保产品的生产成本、市场价格大于普通产品,缺乏市场发展空间,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环保政策法规的约束力不足、执法不彻底以及违法成本过低,我国很多政策法规明令禁止的高耗能、高污染设备仍在使用,一些污染企业一直未得到环保改造或关停。一些企业即便购置了环保设备,由于运行成本高,也只是在环保部门检查时临时投入使用。

  二,是支持政策体系不完善,导致产业发展的外部推力不足。节能环保产业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较高且具有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加之我国目前在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财税支持、科技支持等都很有限,使一些新兴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环保领域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二)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任重道远。

  首先,节能环保产业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企业和个人节能环保意识较差。过去我国过于追求经济增长,对绿色环保不够重视,使社会对节能环保的认识不足,企业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不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部分企业一味采用低成本的生产方式,很少考虑粗放型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其次,资金和技术的制约是影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目前建设的很多环保土业园区环保设施、技术装备等都有待完善,这使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能力来引进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以及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转而选择了“三高”的生产方式。最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我国很多环保企业更热衷于从事污染控制设备、节能环保产品的生产制造,对于生态修复、环境治理、信息和咨询服务等生态环境的整体治理领域关注度不高,导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生产加工环节。


  三、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以制度建设促产业规范化发展

  通过节能环保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节能环保产业规范化发展。建立、制定和完善统一的环保行业标准、产品标准与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可行性的地方配套政策。通过环保产业、税收等政策实施,鼓励发展先进、高效、市场急需的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限制并逐步淘汰落后的环保技术、工艺和产品,同时警惕劣质产品对环保市场造成冲击,积极引导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同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细化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的环境保护标准与法规,从而降低执法成本与难度,加大执行和监管力度。


  (二)以政策引导促产业市场化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市场化发展需要政策的推动,但只有因地制宜地实施政策,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偏离政策的初衷。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应着重建立以支持型、扶持型和引导型为主的政策体系。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其公益性、外部性的特点。在生产领域,应建立以约束性、强制性为主的政策制度,以实现生产方式向节能环保转变,并辅以支持和鼓励政策。引入价格引导机制,将企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成本引入企业的成本核算,使企业向集约化、清洁化、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转变。同时,利用财政和税收等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做好环保企业的金融服务,鼓励银行和资本市场开展环境金融产品创新,拓宽各类环保企业的融资渠道。


  (三)以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竟争力

  只有不断提升节能环保科技水平,才能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层次,拓宽产业市场。首先,建立更加合理的环保科技支持与激励机制。加大政府在环保领域的科研投入,建立令项资金,对重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子以资金支持与保障。建立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激励机制,对投入市场和实现产业化的科研成果实施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其次,加强科研团队合作,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企业利用各自的科研技术优势,进行技术转让、合作研发以及产学研联合,从而推动先进、高端环保技术的攻关,加快节能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实现节能环保技术研发的产业化。最后,加快发展大型节能环保企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型节能环保企业是参与国际竟争的主体。一方面,通过其带动作用,有效整合产业链资源,提高行业的研发能力、令业化程度以及技术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竟争;另一方面,通过其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开展国际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增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吕永权.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田.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3):39-044.

  [2]陈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探析,2015(6):70-72.

  [3]赵跃.陈虹.中国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学术探索,2015(8):66-72.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7年12期

  作者:王鑫龙 徐忠旭 付洋


上一篇:我国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战略思考

下一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