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科尔沁旅游文化资源元素浅析 ——以舞台化生存

发布时间:2015-09-17 11:43

摘 要:内蒙古科尔沁地区是蒙古族重要聚居区,这一地区的蒙古族在特定的历史和地域背景下孕育了丰富的文化艺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尔沁地区的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对振兴东北的历史性机遇和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深度开发科尔沁文化旅游产品,树立鲜明的区域旅游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科尔沁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舞台化生存元素。

关键词:科尔沁;文化元素;舞台化

一, 概述 
  科尔沁的文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此地区的长调民歌、短调民歌、马头琴、四胡、朝尔、乌力格尔说书在拥有蒙古族艺术共同特征的同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承载着这个地方的历史,反映着科尔沁地区的文化模式,是当地人们的生活、精神与性格的标志性展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①。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文化产业的持续升温,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催生了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旅游演艺②。对于科尔沁地区来说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化生存方式。运用高新科学技术,创新演出形式,提升节目创意,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
(一) 什么是舞台化生存
     舞台化生存,是在旅游景区内部,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示非物质文化的形态和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被搬上了景区的舞台。例如澳大利也剪羊毛的表演,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等大型实景山水舞台剧,都是“非遗”转型为旅游产品的成功范例。③
二,科尔沁旅游文化资源舞台化元素
  下面从科尔沁地区声乐、器乐、说唱音乐及舞蹈这几个方面解析旅游文化资源舞台化元素,以便以后能够为舞台化产品利用。
(一) 科尔沁地区声乐
1、短调
  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节拍比较固定,一般为两行,押韵的两句或四句式,歌词简单,但有一定的艺术性,一般为即兴演唱、比较灵活。科尔沁地区的叙事短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如:歌曲《达古拉》《乌尤黛》等作品被人民广为传唱。这一地区民歌不仅数量多,更以鲜明的特点——用长调的技巧演唱短调民歌而著称。这种用长调的风格演绎的短调民歌成为科尔沁民歌的独特风格。
(二)科尔沁地区器乐
1、四胡
     又名四弦、四股子或提琴,拉弦乐器,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儿”。琴筒用木
头或金属制成,弓弦用马尾制成,四根琴弦多用丝线或金属线制成。清朝末年盛行于科尔沁草原,近现代更是广为流传。如今的四胡可分为低音四胡、中音四胡、高音四胡。低音四胡发音圆润优美,音色浑厚深沉;中音四胡音色圆润、明亮;高音四胡音色清脆悠扬、优美动听。都广泛的运用于日常娱乐和演出之中,深受人们喜爱。
(三)科尔沁地区说唱音乐
1、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蒙古语意为“故事”、“说书”,其曲调简短、结构方整并带有浓厚的说、唱性。表演形式大多数为自拉自唱,有固定的曲调、即兴演唱,以朝尔、四胡等乐器伴奏。乌力格尔依据有无伴奏以及伴奏乐器的不同可分为:雅巴干乌力格尔、用朝尔伴奏的是潮尔乌力格尔、用四胡伴奏的胡仁乌力格尔等。乌力格尔这种说唱艺术在科尔沁草原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至今,科尔沁草原上每逢节日等礼俗活动都会邀请乌力格尔说书艺人到场表演,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2、好来宝
   好来宝,又称“好力宝”,蒙古语意为“联结”,是科尔沁蒙古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产生于12世纪前后。好来宝是从口头文学发展而成,有单人、双人和多人演唱,多以四胡等乐器伴奏。它有固定的曲调,音乐整齐,节奏明快,语言通俗易懂,易记易唱。在科尔沁草原上,无论是艺人还是农牧民都能即兴唱上几段好来宝,其表演风趣幽默、酣畅淋漓,深受农牧民喜欢,因此好来宝成为了本地区蒙古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科尔沁地区舞蹈
1、安代
     安代,蒙古语意思为“抬起头来”、“掀起身来”的意思。中国音乐词典中记载;“安代是蒙古族民间歌舞。流行于内蒙古东部地区。据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最早是为患有‘安代’病者驱病的。舞者双手各执一长手帕,由一人领唱,众人和唱,边歌边舞,情绪热烈。原来常带有迷信色彩,后来发展成集体舞蹈,在节日或娱乐时表演”。④安代舞是科尔沁地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萨满教文化与佛教文化间的碰撞、融入中慢慢形成发展起来的。她是集体性的艺术活动,体现了劳动人民驱魔治病、追求健康、向往幸福生活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蕾蕾, 张晗, 卢嘉杰, 等. 旅游表演的文化产业生产模式: 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个案研究[J ]. 旅游学刊, 2005, (6) : 45- 47.
[2]诸葛艺婷, 崔凤军. 我国旅游演出产品精品化策略探讨[J ]. 社会科学,2005, (5) : 121.
[3]王德刚, 田芸. 旅游化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存模式 [J ].旅游管理,2010, (6) : 46.
[4]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第4页.

作者简介:图雅(1988--)女,蒙古族 ,党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 民俗地区文化与旅游方向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呼和浩特, 指导教师:杨·巴雅尔 。

上一篇:戏剧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嫁接模式初探——以川剧

下一篇:浅析《红磨坊》中的歌舞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