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10 10:00

  摘要:认识农业经济的变化特征,对组织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甘肃省县域(包括县级市)为研究单元,以农业生产总值和农业人口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和象限图法对2000-2011年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农业经济差异不断减小,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平均发展水平之上的县域数量远小于平均水平之下的县域数量;区间差异大于区内差异,且区间差异中又以河西地区差异最为显著,是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农业经济呈现出空间分异性,河西地区发展最好,民族地区发展最差;在划分的5种农业经济相对增长类型中,活跃型和滞后型县域数量均较少,大部分县域在未来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增长潜力。


  关键词:农业经济;泰尔指数;象限图法;增长差异;甘肃省;


  作者简介:罗君(1985-),女,四川武胜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经济地理。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分析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对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农业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多借鉴区域经济的相关研究,田云等采用聚类分析对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1],徐茜等和晏路明采用熵值法对陕西省和福建省的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2,3]。大多数学者偏重于运用Theil系数、因子分析法、空间自相关模型等,结合GIS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4,5,6,7],揭示农业经济的空间特性。研究的视角多聚焦于农业较发达的区域或省份,对欠发达区域和农业落后区域的研究相对较少[8,9]。甘肃省经济欠发达,但作为西部的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部分学者对甘肃农业资源的开发优势评价和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分析均表明,甘肃农业资源分布、农业利用效率存在地域差异[10,11],即从另一角度表明甘肃农业经济在区域发展中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运用泰尔指数和象限图法,从定量角度分析甘肃省农业经济在县域层面的发展差异,为推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开发政策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采集


  甘肃省位于中国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中上游,介于92°13′-108°46′E,32°11′-42°57′N之间,东西长1655km,南北宽530km。地形呈狭长状,处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脉、河西走廊以北地带六大地形区域。气候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从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再到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由于甘肃高差悬殊的地势,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不同组合的地貌与气候形成了类型多样的农业生态气候,决定了甘肃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空间分异。


  甘肃全省现辖12个市、2个自治州;86个县(市、区),其中包括4个县级市、58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和17个县辖区,本文的研究区域以69个县(包括4个县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1年各行政单元的农业总产值(现价),农业人口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资料来源于2001-2012年《甘肃发展年鉴》,部分缺失资料来源于相应年份《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本文的农业是指小农业,分析变量为县域农业总产值和县域年人均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业人口,单位:元/人)。部分县名在研究期间有变更,文中的县名均以2012年甘肃发展年鉴中的名称为标准。


  2研究方法


  2.1泰尔指数(T)


  泰尔指数(Theil)适合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地区进行分解,把区域的整体差异划分为区内差异和区间差异。其加权方式有两种,以各区域的人均GDP为权重和以各区域的人口比重作为权重,本文以各区域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为权重,其公式如下:


  Nij和Yij分别代表单个县域的人口和农业生产总值;Ni和Yi分别代表各分区的人口和农业生产总值;N和Y为所有县域的人口总数和农业生产总值。Y軍i为各分区人均农业生产总值的权重值,Lpi为各分区的T指数。


  2.2象限图法


  笛卡儿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横坐标轴X与纵坐标轴Y形成的区域称作象限,以原点为中心,X,Y轴为划分依据,分为4个象限:第一象限(X>0,Y>0),第二象限(X<0,Y>0),第三象限(X<0,Y<0),第四象限(X>0,Y<0)[12]。结合四象限法在区域经济中的研究[13],选取2000-2011年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农业经济发展的指标,对两项指标分别进行标准化。在笛卡儿坐标系中以标准化后的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为横坐标,以2000-2011年两个指标的变化率为纵坐标,划分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的增长类型。


  3农业经济差异特征


  3.1农业经济总体差异减小


  根据公式(1)计算甘肃省农业经济总体差异,其值介于0.537-1.086之间,其差异最大值年为2001年,最小值年为2009年。从图1可以看出,甘肃省农业经济差异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2年,农业经济差异呈倒V型波动下降,主要表现为2001年农业经济差异较2000年和2002年显著增大,呈倒V字型。2002-2009年,农业经济差异小幅波动下降,于2009年下降到最低值,成为整个研究阶段中差异最小的一年,这一阶段中,2003年和2006年农业经济差异有小幅上升的趋势,但未对差异整体下降趋势造成关键性影响。2009-2011年,区域经济总差异反弹增加,2009年农业经济差异值为0.537,2010年为0.615,2011年为0.670,其差异值在这一阶段逐年上升,农业经济差异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3.2区间差异是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依据泰尔指数的空间分解特性,将甘肃省农业经济整体差异分解为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明确差异的主导因素。农业经济的分区参考白永平对甘肃农业生态气候类型的划分、尚正永等对甘肃农业地域类型的聚类分析成果[14,15],结合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地域条件及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本文将甘肃省农业经济的地域类型划分为河西地区(除嘉峪关外的河西走廊县市)、陇中地区(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陇南地区(陇南市、天水市)、陇东地区(庆阳市、平凉市)和民族地区(甘南州、临夏州),共5个农业经济区,作为测算农业经济区间差异的标准。


  对区域总体差异与区间和区内差异进行拟合发现,总差异与区内差异、区间差异的拟合系数分别为0.93和0.97,即它们之间高度线性相关,表明区间和区内差异的变化趋势与整个区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总体差异与区间差异的拟合值较高,表明区间差异与总体差异的关联度更大。从区间与区内差异的比重上看,区间差异的比重历年均保持在总差异的2/3左右,表明区间差异是造成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从构成上也可以看出,区间差异的曲线与总体差异的曲线保持高度一致,且区内差异的曲线值较小,也表明在农业经济总体差异中,区内差异的贡献较小,区间差异是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贡献者。


  进一步分解区间差异(表1)发现,在区域上,陇中、陇南和民族地区农业经济的泰尔指数历年的值均为负,表明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这三个地区处于不利地位,对农业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其中民族地区泰尔指数最小,表明该区农业经济是全省最落后的区域。陇东地区大部分年份的泰尔指数均为正,相对而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但其值较小,表明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拉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势头不强。河西地区历年的泰尔指数均为正,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且其值较大,成为推动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从时间上看,陇中和民族地区的泰尔指数值逐渐变小,表明这两个地区的农业经济地位在不断降低,在全省农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逐渐降低。陇东和陇南地区的泰尔指数不断增大,而河西地区的泰尔指数不断减小,农业经济差异不断向中间收敛。从数值上也可以看出,2000年的区间差异为0.561,到2011年减小为0.454,区间差异不断减小,但总体上,河西地区的农业经济在全省农业经济发展中仍处于支配地位。


  4县域农业经济增长分析


  4.1农业经济增长速度


  为反映各县农业经济的增长能力,采用相对发展率(Nich)测试各县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大区域的发展速度,用各县域某一时段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变化与同一时段整个研究区域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比值进行测算。经计算得到甘肃省人均农业生产总值的Nich值分布(图2),可以看出甘肃省各县的相对发展率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4个特征:(1)nich值大于1的县域个数为29个,小于1的个数为40个,即全省大部分县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呈现出少数区域拉动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象。(2)相对发展率有正有负,最高的金塔县3.583,最低的迭部县-0.148,相对而言金塔县是全省农业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县,迭部县的农业经济发展则显著落后于全省的平均发展速度。(3)相对发展率最高的县市全部集中在河西地区,分别为金塔县、敦煌市、高台县,其值明显高于其它地区。(4)相对发展率最低的县全部集中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分别是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卓尼县、迭部县和合作市,6县市中仅卓尼县的相对发展率为正,其余5个县市的相对发展率均为负,其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4.2农业经济增长的象限分布


  根据公式(2)绘制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象限分布图(图3),从农业生产总值的大小和增长速度来看,其散点位于坐标象限的一、二、三象限,表明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增长有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象限内的散点代表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增长速度较快的县域,如民勤县、靖远县、静宁县、民乐县和武山县等,此类县域共有36个,占县域总数的52.17%。第二象限内的散点代表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但增长速度较快,如阿克塞县、肃北县等28个县域,占县域总数的40.58%。第三象限内的散点代表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且增长速度也较慢的县域,该类型的县域个数不多,仅有5个,占县域总数的7.25%。


  从人均农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上看,县域农业经济也存在三种不同的增长类型。象限一的县域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占有量大,且增长速度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高台县、瓜州县、玉门市等,该种类型的县域个数为23个,占县域总数的33.33%。象限二的县域人均占有量小但增长相对较快,如秦安县、武山县、积石山县等,此类型的县域41个,占县域总数的59.42%。象限三的县域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占有量小且增长速度缓慢,如合作市、玛曲县等,该类型的县域仍为5个,占县域总数的7.25%。


  4.3农业经济类型划分


  对比象限分布图,可以看出农业经济发展的散点均未在第四象限出现,即不存在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大,但增速缓慢的类型,表明全省农业经济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增长趋势明显。以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为标准衡量的农业经济在第一象限的散点个数明显减少,表明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在多数区域受农业人口总量的限制,人均水平较低。无论以农业生产总值还是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为标准,在第三象限内的散点个数均为5个,分别为玛曲县、碌曲县、合作市、迭部县、夏河县,表明这5个县的农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综合考虑农业生产总值、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的变化关系,将甘肃省农业经济增长划分为5种相对发展类型(图4):


  (1)活跃型:农业生产总值、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均大于0;(2)人口动力型: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大于0,农业生产总值小于0;(3)人口阻力型:农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大于0,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小于0;(4)潜力型: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小于0,增长率大于0;(5)滞后型:农业生产总值、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和增长率均小于0。其中,活跃型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可认为是引导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人口动力型和人口阻力型则与区域内农业人口数量有较大关系,农业经济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总量保持增长趋势,但受人口数量的影响,人均占有量小,农业经济缓慢增长,成为人口阻力型;人口动力型总体上表现为区域内经济总量不大,但由于农业人口较少,人均占有量呈增长趋势,农业经济也呈缓慢增长状态,表现为人口动力型;潜力型则是标准化后的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占有量均为负,但其增长速度为正,有可能成为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区域;滞后型则是整个区域中农业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区域,农业经济呈负增长。


  图5显示了甘肃不同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在农业经济区上的分布情况,活跃型县域和滞后型县域具有明显的分异特征,活跃型县域共17个,其中河西地区10个,所占比例为58.82%,陇中、陇南、陇东地区分布的活跃型县域个数分别为3、2、2,分别占活跃型县域的17.64%、11.77%和11.77%。五个农业经济区中仅甘南民族地区没有活跃型县域分布,且滞后型县域全部分布在这一地区。潜力型县域主要分布在民族地区和陇南山区,占整个潜力型县域的72.73%。人口动力型县域主要分布在陇东,人口阻力型县域主要分布在陇中和陇东,即在陇东和陇中地区,农业人口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整个研究区域中,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为河西地区,农业经济缓慢增长的区域为陇中、陇南地区,而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是甘南民族地区。


  5农业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5.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的好坏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优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造成农业经济的空间分异。河西地区拥有良好的光热资源,地势平坦,利于机械化操作。该区有黑河、疏勒河、石羊河三大内陆河流域,年径流量41.9亿m3,地下水资源也较丰富,全区水资源总量80.34亿m3,人均占有1000多m3。良好的地形、光热条件和水资源灌溉条件,使该地区成为引导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域。陇中地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气候属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200-500mm,受干旱低温的牵制,该区几乎年年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陇东地区是甘肃省的农业生产老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条件良好,降水量基本满足农作物生长要求,土地垦殖率较高,适宜农作,是全省发展粮食作物的又一重要基地,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地位相对较高。陇南地区主要以山区和丘陵为主,河流分属嘉陵江流域和渭河流域,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匀,由于地形限制,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其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不足1/10,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1/3。另一方面,该区生物资源有一定的潜在优势,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产量占全省的70%,但农业生产受山地地形影响和限制,产出效率不高,从而阻碍农业经济发展。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区域海拔超过3000m,气候高寒湿润,热量不足,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其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成为全省农业经济最落后的区域。


  5.2农业生产规模及模式


  在5个农业经济区内,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生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从全省来看,人均耕地面积为0.1712hm2,其规模较小,其中河西地区相对较高,为0.2428hm2,民族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最小。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使农业生产不能达到规模效应,农业生产处于低水平增长状态。河西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陇东地区虽作为甘肃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其规模相对较小,其他各区更是以小规模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经济随农业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农业生产方式方面,河西地区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在制种业、玉米、洋葱等生产上实施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同时依托敦煌种业、莫高股份、皇台酒业、荣华实业等四家以农业为基础的上市公司,逐步形成“公司+农户+基地”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建立相应的农业生产基地,保障公司与农户的利益链,进一步带动制种、酿造等农业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河西地区还不断推广温室大棚种植果蔬,正在逐步推行瓜果蔬菜基地与加工销售综合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的发展一方面提高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减少了农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陇中、陇南的部分区域,虽然也提出“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但多数是只提出农业发展的概念,还没有从整体上形成真正的产业链,农户各自为政,以试探性发展为主,对区域农业经济还不能起到推动或引领的作用。


  5.3用于农业的投入


  用于农业的投资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数量在区域间分布不均衡会进一步加大农业经济差异。2011年,甘肃省用于农业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例上,各区均不到10%,投资比例较小。在区域分配上,5个地区的投资比例分别为陇中地区10.97%、河西地区37.37%、陇南地区16.79%、陇东地区28.79%和民族地区6.08%。就投资而言,甘肃省的农业经济投资向河西地区和陇东地区倾斜,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农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区域,推动这些区域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与其他地区的农业经济差异,进一步限制了农业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的科研投入较低,近年来甘肃农业研发强度(农业研发投资占农业GDP的比例)不断增长,2012年为0.3%,与世界粮农组织确定的农业研发强度适当标准(1%)相比,差距较大。科研投入少,科研转化率较小是甘肃农业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的重要因素。


  除以上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外,农业经济还受农业政策、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农业区位、交通及周围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


  6结论


  通过泰尔指数和象限图法,对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甘肃省县域农业经济总体差异不断减小,2000-2011年间呈现倒V型下降、小幅波动下降和反弹回升三个发展阶段。在农业经济差异的分解特性上,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与总差异趋势相同,但区间差异大于区内差异,是全省县域农业经济差异的主要贡献者。各地区间农业经济差异呈收敛趋势,区间差异不断缩小。


  (2)河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是全省最落后的区域,陇东地区相对于陇中地区和陇南地区发展较好,总体而言,高于全省农业经济平均发展水平的县域不多,农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发展趋势上,河西地区的农业经济主导地位有减弱趋势,陇东和陇南地区趋好,而陇中和民族地区有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


  (3)无论从农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变化上看,大部分县域的农业经济增长速度为正,仅民族地区的5个县市农业经济增长速度为负。按标准化后农业生产总值、人均农业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的关系,将甘肃省农业经济划分为5种相对增长类型,分别为活跃型、人口动力型、人口阻力型、潜力型和滞后型。本文来自《中国农垦经济》杂志

上一篇: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下一篇:农业经济增长离不开农业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