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我国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12-13 11:03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研究贸易与环境问题,在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然而也伴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我们绝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分析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及当前我国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关措施加强中国的环境保护。
  关键词 环境效应 对外贸易 环境保护
  
  一、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国际贸易可促进生产专业化,加快技术开发,为环境投资创造更多的资源,并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提高环境和经济的效率,对环境改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也就是国际贸易对环境的正效应。
  (二)消极影响
  国际贸易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低发展阶段的国家,国际贸易也造成了大量的环境问题。一般来说,贸易不是导致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但贸易往往间接地通过某种途径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
  二、贸易环境效应论
  grossman和krueger(1991)在对nafta贸易环境的影响研究中,最早使用了贸易-环境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
  (一)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是指在污染系数和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自由贸易扩大了经济活动的规模,从而将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水平和环境的污染程度。因此,贸易对环境的规模效应影响为负,如果存在市场失灵,如产权结构不清晰,无偿使用生态系统、不能内部化的外部性以及缺乏公共产品,这种负效应会更大;政策失灵,如对能源补贴,会进一步加剧贸易的规模效应。
  (二)结构效应
  在开放贸易条件下,由于要素会随着价格的相对变化在产业间重新配置,从而导致具有比较优势部门的生产扩张和其他部门生产规模收缩,由这种产出结构变化所引起的污染变化即为结构效应。结构效应的积极影响是生产专业化带来的高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投入产出系数,从而节省资源,保护环境。
  (三)技术效应
  技术效应是指开放贸易和对外投资改变了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应用,进而改变单位产出的环境损害。比如,贸易自由化能够引进更清洁的生产技术以及贸易引致的技术溢出效应都会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我国的环境问题及理论分析
  (一)环境现状
  1.资源与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环保形势依然严峻。
  2.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各类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下降。
  3.生态赤字与资源缺口不断增大,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理论分析
  通过分析外生的进口产品相对价格的下降,探讨贸易对环境质量影响的水平效应和长期增长效应。
  环境质量函数可写为:
   1.1
  对1.1式关于最终产品y的价格 求微分,然后两边同时乘以 ,可以得到以下关于价格弹性的等式:
  1.2
  一般情况下, 的符号式模棱两可的,即小国在时点t( )实行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污染水平的影响效应是不确定的。
  另一方面,当 ,则小国在贸易均衡中将进口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y和出口物质资本密集型产品z,贸易条件的改善将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当 ,则贸易条件的变化抑制长期经济增长但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
  (1)一国贸易条件 改善对环境质量影响的水平应具有不确定性。
  (2)一国贸易条件改善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增长效应依赖于贸易条件的增长效应:如果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则贸易自由化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相反,如果贸易抑制经济增长,则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四、相关措施
  (一)提高公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
  越来越多的国际环境公约、协议、标准,是各国进行环境壁垒的主要法律依据,这些法律制度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我们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使国内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改变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环境与贸易的相互协调关系以及环境在我国经济生活的重要现实意义。


  (二)促进环境成本内在化,推进清洁生产
  企业必须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市场价格之内,使环境资源成本内部化。这样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发现和培养具有真实的贸易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的生产和对外出口,不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公平竞争,还消除了由环境所造成的贸易障碍,使企业从根本上达到成功地逾越绿色贸易壁垒。同时在企业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克服企业管理中生产与环保分离的问题,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并使技术改造更具有针对性。企业应在自身的市场和质量管理中与国际上推行的“清洁生产”体系接轨,主动与环境保护部门以及“清洁生产中心”联系,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为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创造条件。
  (三)发展环保技术,扶持环保产业发展
  目前,中国环境产业以及它所依赖的环境技术都十分薄弱,环境产业不但没有形成规模,而且主要停留在末端污染的防治上,不仅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小,从技术上也很难突破国际上的环境壁垒。中国入世后,国外的环境设备与技术必然会对中国环境市场产生冲击。我们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环境技术和经验,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下,借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之机采取更为有效的实际行动,一方面完善环境科技研究机构,调整环境科研布局;另一方面拓宽融资渠道,健全投资体制,积极利用财税政策,促进科技进步,加紧发展我国的环境技术和产业,将环境产业的功能延伸至洁净技术洁净产品和环境功能服务(如生态旅游、环境景观设计等)。

  参考文献:
  [1]彭水军,赖明勇,包群.环境、贸易与经济增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2]grossman g,helpman e.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dge,ma,mit press.1991.
  [3]谷祖莎.贸易、环境与中国的选择.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上一篇:浅谈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递进式尝试法在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