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欠发达地区金融现状的制度经济学解析

发布时间:2015-07-04 09:14
摘 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金融发展却面临众多困境。以广西金融发展现状为例,从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和公平效率关系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制约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制度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欠发达地区;交易费用;公平与效率;制度
  
  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基础、原始积累和区位优势等因素的作用下,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相比之下,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区域金融发展也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欠发达地区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下降,银行有款贷不出,而许多中小企业却贷不到款,从而导致存差不断扩大,金融运行质态趋于恶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交易费用昂贵、规则的不公平也是制约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广西金融现状
  
  广西地处我国南部,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优势,区内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广西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金融业发展迅速。2004年末,银行网点达到5602家,从业人员67792人,金融资产总计7622.7亿元。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发展却面临新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2.1 存差不断扩大,资金外流
  近年来,在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4063.30亿元,按可比价算,比上年增长12.7%.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银行及金融机构却出现了贷款放不出,存贷差逐年不断扩大的现象。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存资金利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从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角度考虑,商业银行把大量的富余资金上存。国有商业银行是一级法人,将其资金上存上级行,实质上是当地资金的外流,资金通过上级行投放到其他地区。资金的外流,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资源分配的供需矛盾。
  2.2 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下降,中小企业贷款难
  广西境内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大企业、优势企业、支柱产业较少,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向大企业、上市公司、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倾斜,讲求大额贷款,追求规模效应,而中小企业由于资信低,很难形成有效需求。以广西钦州市为例,至今没有一家大企业,连一家上市公司也没有,2003年末,钦州市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有贷款余额的企业共计1663户,信用等级a级以上的贷款企业共146户,占比8.78%,虽然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但只有a级信用以上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得贷款,许多企业不能形成有效信贷需求。
  2.3 金融机构功能弱化,服务渠道狭窄
  欠发达地区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自有资金普遍低下,抗击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经营不善或出现困难,往往出现逃废债务行为,整体信用环境欠佳。《担保法》实施之后,规定金融机构办理抵押、担保贷款的抵押物必须经过法定机构的登记才有效。据调查,在办理抵押、担保贷款过程中,相关收费偏高,加重了借款人负担,从而也影响商业银行开办贷款业务,成为制约信贷投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评估费、抵押登记及变更费、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费。
  从广西金融现状可以看出,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存差的扩大,还是中小企业贷款难,金融机构功能弱化等问题,这样的困境都是彼此相互影响而造成的。无论是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下降引起的中小企业贷款难,还是金融机构功能弱化都加剧了资金的外流,从而导致存差的不断扩大。究其原因,除了受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之外,制度因素也是造成本区域金融运行困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决定绩效。制度的功能在于提供行为规范,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配置效率。因此,制度理论对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 欠发达地区金融困境的制度因素分析
  
  3.1 交易费用理论与欠发达地区金融困境
  (1)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阐述。
  交易的发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瞬间,交易费用是交易过程的回放,是影响交易成败的首要因素,价格是交易谈判的结果。交易费用是决定交易成败的原因之一,它通常被归结为三种成本:签约前的搜寻成本、签约中谈判成本以及事后的监督和执行成本。
  (2)交易费用理论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现状的解释。
  从交易费用理论可以看出,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交易费用昂贵,而高额的交易费用可能减少或消除本来可能有利的交易。首先,签约前的搜寻成本,欠发达地区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要经济力量,由于该区域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治理不规范,信息隐蔽,银行事先要加强对企业经营和信用状况的审查,信息搜寻费用较高;而大多数中小企业与银行没有稳定的银企关系,要获得银行贷款,必须通过代理人或担保机构与银行沟通,增加事前的“寻租”费用。二是签约中的谈判成本,在签订借贷合约时,由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整体资信度低,银行往往设置严格的贷款标准和繁琐的抵押、担保手续,增加更多详细的限制条款,这都提高了交易的谈判费用,同时也影响了中小企业主进行融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贷款规模与银行收益成正比,我国欠发达地区仍然是以国有大、中银行为主体,不论贷款金额大小,银行审核、批准、发放程序基本相同,花费的交易成本基本相同。三是事后的监督与执行成本,由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规模较小,以及对资产价值评估的中介结构不成熟,所以银行事后监管和控制的成本较高。另外,一旦银行突然修改契约或者中止贷款,将为中小企业带来意外损失,增加额外的交易费用。
  3.2 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与欠发达地区金融困境
  (1)新制度经济学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阐述。
  公共选择理论的一致同意规则的目的在于保护每个人的公平权利,“效率应解释为往往出现于有关团队中人们间的自愿同意。因为有效率的东西是出自同意的东西,而不是出自同意的东西就是没有效率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能限制同意的范围只能有独一无二的结果”。
  (2)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对欠发达地区金融困境的解释。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东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社会信用环境,金融运行质态都要明显优于西部地区。然而,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在制定金融政策或进行调控的过程中,并未实行差别对待,均采取了东西部统一的金融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因此,这样一个规则的不公平,客观上造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运行效率的低下。首先,统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全国统一的,而西部地区的货币信用化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现金漏损率较高,再加上向东部地区的资金回流(资金漏出),使得西部地区货币乘数低于东部地区,从而使西部地区支持经济发展的资金远远小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很多中小企业贷款难。其次,利率的差异。长期以来,实际利率双轨制的存在加剧了东西部资金配置的不平衡,客观上造成了东部享有“优惠”利率,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大量流向东部,造成西部地区的存差不断扩大,减少了西部地区用于本地贷放的资金量。最后,统一的宏观调控模式。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交易费用与规则的不公平是制约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主要制度因素。经济弱势的欠发达地区,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变以及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应该考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革新,从而使得新一轮发展不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制度的变迁是从效率低的制度向效率高的制度的转移,开放的市场化的金融制度更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在金融发展过程中,以交易费用、公平效率关系理论为出发点,制度创新的主要建议有:
  (1)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现有金融体系。从理论上看,担保加大了契约成本,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担保体系的建设缩小了人的机会主义所带来的风险。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出于对资产安全性考虑,往往陷入有钱不敢贷的境地,债权银行在决策时往往综合各种成本和风险的基础上做出的。要降低银行对欠发达地区的风险预期,欠发达地区可以先出台一些地方性法规来保证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在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同时,建立与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例如鼓励中小银行的发展。
  (2)放开金融管制,提高货币政策效率。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缓慢,与东部发达地区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国家在制定金融政策时,应更多考虑规则的公平性,实施略有区别的货币政策,使货币政策能更加倾斜于欠发达地区,使该区域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具体地,在与国家货币政策协调一致的大前提下,根据地区差异适度下放欠发达地区执行货币政策的权限,比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政策等,从而能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政策相适应,提供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乖利.交易费用的简要理论评述[j].嘉兴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
  [2]刘宛晨,杜彦瑾.新制度经济学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j]. 求索 ,2006,(6).
  [3]科斯,阿尔奇安,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斯坦力l·布鲁.经济思想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6]廖承红.对欠发达地区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5,(11).

上一篇:基于组织生态学的职业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下一篇:论“两个平等”:十七大非公经济理论上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