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实证的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15-06-19 10:22

  2007年初开始,我国经济出现了新一轮连续的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2007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6.5%,创11年来新高,CPI涨幅全年累计达4.8%。2008年第1季度,CPI总体涨幅达8.0%,随着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我国CPI同比增长率持续下滑, 至2009年7月下降为-1.8%,不仅成为经济萎缩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次货危机以后,在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形势下,我国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内市场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并于2009年上半年完成了“V字型”复苏,2009年11月我国CPI实现同比正增长。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不断延续,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增加。在2010年7月和8月,我国CPI同比分别上涨3.3%和3.5%,创下22个月以来新高后,2010年末,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由保增长转向抗通胀,政策逐步收紧。2011年6月和7月,我国CPI同比涨幅跃升至6.4%和6.5%,在此背景下,通货膨胀问题再次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 货币数量拉动的通货膨胀。Chen(1997)研究了我国长期内货币需求量与通货膨胀的相互作用机制;Hasan(1999)验证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我国通胀的推动作用; 刘霖、靳云汇(2005)通过协整检验,分析了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而孟祥兰和雷茜(2011)则进一步从长期和短期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发现短期内物价水平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相互促进。

  2. 实体经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Gerlach等人(2005)在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加入未观测到的遗漏变量,验证了1982~2003年期间产出缺口对中国通胀的影响; 王煜(2005)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运用VAR方法研究了产出缺口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的贡献。

  3.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Kojima等人(2005)通过VECM和SVAR等方法检验了电力产出缺口、单位劳动力成本及工资缺口、进出口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李力、杨柳(2006)实证研究了1996~2005年间我国通胀的成因,通过建立ARMAX模型,着重分析了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 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能源价格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范志勇(2008)基于超额工资增长率的实证研究,否认了2000~2007年中国存在“工资-通胀循环机制”;丁守海(2008)以1984~2006年数据为样本,采用VECM模型,发现我国存在从农民工工资——城镇劳动力工资——物价水平——农民工工资的单向循环和螺旋上涨机制。

  4. 输入型通货膨胀。刘元春、阎文涛(2008)建立了多个变量的VAR模型,认为2006~2008年中国通货膨胀属于输入型通货膨胀;丁守海(2008)利用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验证了国际粮价暴涨对我国粮食价格的推动作用及其间存在的协整关系; 张成思(2009)从人民币汇率水平和M2/GDP两个指标入手,分析了汇率水平传导对我国通胀水平的影响,认为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胀的效果并不明显。

  现有的这些文献,大都是从通胀成因的某一类型出发有所侧重地选取变量加以研究,缺乏综合各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文在综合各类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包括经济增长、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货币供应量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等指标的诸多变量综合研究了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实证的统计分析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选择与设定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时间序列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单方程估计方法相比,VAR估计方法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扩展为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方法可用于预测相互联系时间序列的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并利用方差分解来识别这些冲击,从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的影响。

  (二)数据描述与处理

  由于CPI、M2、GDP和CRB数据都有一定程度的季节性,为消除季节影响, 运用X-12方法对上述变量序列进行季节调整,同时为减少数据波动和消除异方差性,对各变量序列取自然对数。本文实证分析结果均通过EVIEWS6.0软件实现。

  (三)ADF单位根检验

  在建立VAR模型之前,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协整性,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检验时依据AIC最小化原则确定是否包含趋势项和常数项,具体检验结果见表1。ADF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lnCPI、lnM2、lnGDP、lnNEER和lnCRB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原假设,为非平稳序列,但上述变量序列一阶差分后,均拒绝原假设,为平稳序列,且所有变量序列均是一阶单整的。

  2. 滞后阶数确定

  为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本文依据LR、FPE、AIC、SC和HQ五个准则来判断滞后阶数,具体情况见表4。表4显示, 依据AIC、SC和HQ三个准则选出的最优滞后阶数为1阶,因此将VAR模型的滞后阶数确定为1阶。

  3. 稳定性检验

  (六)脉冲响应函数

  2.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冲击。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冲击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路径是先上升达峰值后再逐渐衰减。具体情况是:一个百分比的lnM2冲击对lnCPI的正向影响在18个月左右达到0.0028的峰值,随后正向影响逐渐减弱,从第37个月开始转为负向影响,且负向影响呈缓慢增强趋势。

  3. 经济增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率的冲击。二者对通货膨胀率冲击的影响趋势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差异在于冲击对lnCPI正负向影响期间的长短和影响峰值到达时期不同。lnGDP冲击对lnCPI的正向影响期为28个月, 峰值在第11个月出现;lnCRB冲击的正向影响期为26个月,峰值在第9个月出现。lnGDP冲击对lnCPI的负向影响从第29个月开始,峰值在第41个月左右出现;而lnCRB冲击从第27个月开始产生负向影响,峰值在第39个月出现。

  4. 汇率对通货膨胀率的冲击。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冲击仅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微小的影响,其影响路径一直逼近在零值附近,无论是正向或负向影响均较小,表明lnCPI对lnNEER冲击的反应很不敏感。

  (七)方差分解

  其中,lnCPI对自身的贡献度在滞后1至4个月时均保持在90%以上,在滞后17个月时仍然保持40%左右的贡献度,其后基本平稳,成为引起通货膨胀率变动的主要原因。lnGDP对lnCPI变化的贡献度在滞后15个月左右逐渐稳定,其后一直在25%上下波动。lnM2对lnCPI的贡献度在初期直至滞后25个月左右逐渐上升,其后贡献度基本稳定在22%左右的水平。LnCRB的贡献度在经历16个月左右的上升过程后,于第17个月开始缓慢下降并在第26个月以后基本稳定在接近16%的水平。因此可以认为,短期内,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自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在滞后一年以上的长期内,通货膨胀的成因较为复杂,除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这一主导因素外,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和输入性通胀均造成一定的通胀压力。

  三、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我国宏观经济数据,运用VAR模型考察了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输入性通胀对于我国通货膨胀率形成的动态作用机制,结合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对我国通货膨胀率具有解释作用,且上述变量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货膨胀率受到自身冲击时的反应程度显著大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冲击,但对来自汇率冲击的反应不敏感。

  第二,无论是短期或长期,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都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最重要因素,与短期不同,长期内随着经济过快增长对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货币供应量扩张以及输入性通胀的时滞效应逐步释放,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因此,在短期内治理通胀的政策应以降低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为主,长期内应在权衡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同时,综合考虑通胀预期、货币供应量扩张和输入性通胀等因素。

  第三,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多年来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现象同时存在,对外升值仅在某种程度上缓解部分输入性通胀,而对内贬值则助长了通货膨胀压力,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的影响效应相互抵消。这意味着汇率制度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作用有限,应当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扩大汇率浮动区间,缓解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

  第四,在目前全球经济步入复苏轨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中上涨的背景下,必须重视输入性通胀的影响。我国应当进一步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并在初级产品和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中争取更多的定价权,防范和化解外部因素造成的输入性通胀。

上一篇:“营改增”中增值税的合理税率的开发方式

下一篇:国际金融分析以及对我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