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金融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与磨合

发布时间:2016-07-26 13:46

  本文通过对双语教学过程中课程大纲的构建、国情差异的处理和教学案例的选择等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解决金融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出现的文化冲突及磨合问题的新思路。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在我国高教领域的兴起已有十余年的历史。这种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将外语和母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其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得益于当今社会日益国际化的大趋势,双语教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国内高校的青睐,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也相当丰富。

 

  财政金融学专业作为近年来公认的热门专业,由于学生的国际化意识更强,英语平均水平更高,以及英文教材和教辅资料更易获取等原因,一直以来,双语教学开展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强度更大。双语教学中,采用英文教材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绝大多数高校、绝大多数专业所开设的双语课程中都能轻松满足的条件。然而,实践中或多或少地都会出现学生面对英文原版教材水土不服的现象,通常,大家会将其归咎于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不足,而鲜有从语言文化角度的探讨。事实上,任何语言都是一种艺术,都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对读者而言,语言文化的缺失才往往是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尤其在社会科学学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因此,本文将以金融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货币金融学》为例,从文化的冲突与磨合的视角,讨论金融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

 

  一、课程大纲的构建

 

  课程大纲是整个课程教学的主导和框架,是教学内容逐步铺陈和深入的线索。对于金融学专业课程而言,中外教学体系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以金融学的核心专业基础课《货币金融学》为例:国内教材一般是从货币、信用谈起,逐步引入金融的范畴,进而谈到金融市场、金融中介、国际金融及一系列的宏观金融问题,遵循的是一种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思路,是从根源入手逐渐延伸的过程;而国外教材,以MishkinThe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 & Financial Markets为代表,往往是从金融体系的总览开始,再对体系中的各个部分进行逐一剖析,是从现象入手徐徐求解的过程。

 

  课程大纲的差异是双语教学实践中需要面对的首要文化磨合。具体而言,在选用外文教材的前提下,究竟是沿用国内传统教学思路还是遵从外文教材的既有思路,是教学过程中首要的问题。通过对两种大纲思路的教学实践及比较,我们发现,对《货币金融学》课程而言,遵从外文教材思路的教学效果更佳。综合考虑,原因有二:

 

  一方面,基于《货币金融学》的课程性质。《货币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整个课程体系中开设较早的课程之一,一般来说开设于第三或第四学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金融学学科体系的认识尚未形成,而《货币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则恰恰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金融学学科及专业的总体框架。因此,与教材相对一致的教学思路有助于学生迅速建立对金融学主要研究内容的整体认识,从现象入手逐步剖析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相反,如果教材内容和教师讲授思路无法基本吻合,很容易使仍处于初学者阶段的学生陷入混乱无措、头绪不清的困境,影响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基于双语教学本身的特征。毋庸置疑,双语课程中的语言障碍是客观存在的,外文教材的阅读困难也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讲解过程的依赖性将大大加强。试想,如果学生发现教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与课本相去甚远,或者相对于课本跳跃性极强,无论是课堂教学的效果,还是课后的复习巩固,都很可能大打折扣。因为此时,学生无法有效地将教材内容和教师的授课内容及时配对,导致原本就存在的外文教材阅读困难进一步放大,直接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金融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与磨合


  二、国情差异的处理

 

  对于从属于社会科学学科的金融学而言,无论是金融体系的构建与运转,还是金融市场的规则与模式,抑或是金融监管的思路与手段,都与一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基础,甚至人文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在采用国外教材的双语教学课程中,不得不面对国情差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仍以《货币金融学》为例。由于该课程所采用的英文教材完全按照美国现行金融体系编排,且内容又涉及金融系统的方方面面,因此面临的国情差异尤为明显。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对这类差异的处理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造成学生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错误认识和理解。为此,我们认为,教学中面对国情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应遵循如下三个原则加以处理:

 

  首先,正视差异,讲解清楚,对比明白。应该说,这一点是授课的基本要求。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而言,很多时候,学生都好像是一张白纸,教师书写于其上的,决不能是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信息。面对外文教材,更要求教师能讲解清楚,对比明白。教师需要在清楚讲解相关概念、理论或方法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哪些知识点是国内外都可适用,又有哪些是不能适用于我国的。有条件时,还应考虑介绍对应知识点上我国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其次,遵循基本理论寻找共性,着眼社会实践分析差异。区别和对比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国情差异固然存在,客观规律也绝不会被掩盖。对比的过程不仅要求异,也要求同。以《货币金融学课程》为例,求同着眼于理论层面,是指在对比中寻找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规律,总结其中蕴含的基本货币理论,归纳金融模型的基本思想;“求异则从实践角度入手,是指要根据国内外的国情差异和东西方的文化分歧,因地制宜地分析差异,并尝试追根溯源,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

 

  再次,引导学生思考、鉴别与借鉴。更进一步,教师应通过对代表性案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在基于特定国情背景下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实现会思考、能鉴别、巧借鉴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是金融学专业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帮助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掌握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双语教学环节中,案例教学的地位则更加突出,除了原有功能外,还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克服语言障碍。然而,双语教学中的案例选择,同样面临着文化的冲突。可以说,外文教材中的案例相当丰富,但它们都是为教材固有的教学体系和所处的国情环境服务的,因此,在我们的双语教学中,切忌完全照搬,全盘接收,而是应该善于挑选,巧妙补充。

 

  首先,善于挑选,是指要从课本的大量案例中,选择最能反映所讲授理论,最能体现所在国国情特色的例子。外文教材大多以案例众多、阅读素材丰富见长,但无论是课时限制还是客观存在的文化冲突,都要求教师不得不进行选择。基于课程专业性和双语教学文化冲突的共同考虑,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三个原则:充分反映相关理论知识的原则;高度契合案例发生国国情的原则;妥善表现不同案例发生国国情差异的原则。

 

  其次,巧妙补充,是指根据我国实际,为学生补充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这些案例要能印证所讲授的基本理论,同时还要能与其他案例形成对比,突出国情差异的影响。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增强,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迅速加大,以及未来高校学生英语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将会在今后几年中得到更大规模的重视和普及。面对金融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正视并且主动加以磨合是唯一可行的解决途径。实践中,我们发现,从课程大纲的构建、国情差异的处理和教学案例的选择等方面入手,将有效地突破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为双语教学工作带来的障碍,进而实现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目标。

 

  作者:张普 姚惠泽 来源:教育界·下旬 20164

上一篇:浅谈促进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发展

下一篇:物流金融模式分析及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