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新常态”下边疆欠发达地区财政金融组合发

发布时间:2016-07-22 09:35

  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有阶段性差异。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面临欠存量、补增量的双重压力。本文以西双版纳州为例,探析如何发挥边疆欠发达地区金融与财政组合功效,实现调结构、稳增长、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新常态下边疆欠发达地区经济与金融

 

  ()“新常态下边疆欠发达地区经济运行情况

 

  新常态下,边疆欠发达地区以往粗放式的发展难以维续,经济增速告别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1.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西双版纳州与其他边疆欠发达地区相似,以粗放型农业经济为支柱,工业化程度以及第三产业附加值较低。新常态下,经济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增长点单一。上半年受支柱产业胶、粮、糖、茶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西双版纳州在经历了连续四年12%以上高速增长后,一季度创下了7%的历史新低,下半年经济断崖下行趋势扭转,逐渐企稳回升,1-8月经济增速9.5%

 

  2.“三驾马车齐降速。西双版纳是典型投资拉动型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超过80%1-8月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 9.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0.7%,低于去年同期增速27.3个百分点;1-8月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5.8个百分点;7月全州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下降47.5%,其中出口下降38.1%。过分依赖投资拉动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而投资、消费、出口增速全面下滑。

 

  ()“新常态下边疆欠发达地区金融运行情况

 

  经济决定金融,经济新常态催生着金融新常态,结合版纳实际边疆欠发达地区金融新常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款增速全面放缓。除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三次降息以及来自股市、理财产品和互联网金融产品等多方作用影响外,资金逐利性使欠发达地区资金加速外流1-8月西双版纳州存款增速明显放缓,截至8月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增长1.44%、比年初增长1.02%,分别较去年同期降低 14.627.54个百分点。前8月中有5月全州存款呈环比下降趋势。存款增长持续低迷,将对信贷投放产生刚性约束。

 

  2.不良贷款升反弹。在支柱产业价格波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扩大的情况下,州内企业应收账款产成品库存占用资金同比提高15.7%,企业流动性趋紧,以橡胶、钢贸、零售等行业不良贷款为代表的州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恶化趋势日趋显现。截至8月末,全州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3.31亿元、不良率4.57%,分别比年初增长3.48亿元和0.9个百分点。同时,随着前期信贷重点支持传统产业低迷态势的延续,后期不良贷款反弹压力较大。

 

  3.传统业务盈利能力下降。新常态下,随着融资渠道的不断丰富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欠发达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成本不断上升,传统业务利润空间压缩。截至8月末全州金融机构存款加权平均利差4.5649,比去年同期收窄0.6747个百分点。欠发达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依靠利差的传统盈利模式面临挑战,银行业或将从高速发展进入负重前行阶段。

 

对“新常态”下边疆欠发达地区财政金融组合发力的思考


  二、新常态下欠发达地区政策组合目标

 

  ()经济提质、增效,保持合理的信贷支持力度

 

  一方面发挥金融造血功能,给予地方经济发展合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发挥信贷政策导向作用,抓住发展缓冲期机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为着力点,摒弃先破坏、后保护粗放式增长老路,通过并购、重组信贷支持,推进产业重组、提升产业层次,形成集约高效的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出口信贷,转变以投资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动力,增强混合动力以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绿色GDP指标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期,欠发达地区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抓住云南绿色GDP指标试点省份、国家生态文明州创建机遇,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统一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倡导绿色金融,使经济金融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夯实民生基础

 

  加大就业、安居、居民收入增长等民生领域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释放改革发展红利、发展普惠金融事业,使边疆广大少数民族能实实在在地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构建和谐稳定的边疆社会秩序。

 

  ()扩大对外开发,增添发展新优势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沿边区域优势,以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磨憨-磨丁三区建设为契机,培育新常态经济增长新亮点,同时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三、财政金融政策组合建议

 

  ()发挥财政资金补贴作用,使再贷款政策功效有效发挥

 

  受限于再贷款政策基本都需硬性抵()押,支农再贷款政策成为了边疆欠发达地区较接地气的货币政策工具。2014年底人民银行开始实施利用支农再贷款资金发放涉农贷款利率加点上限政策,其政策初衷是切实降低农户、涉农企业的融资成本,但另一方面加点上限政策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借款积极性。通过采取政府补贴政策形式,对支农再贷款使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给予一定利差补贴,可以鼓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用再贷款资金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切实解决实体经济融资贵、融资难问题。

 

  ()发挥财政周转资金过渡作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经济下行期,中小企业资金链普遍吃紧,边疆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限,银行贷款是其低成本资金主要来源之一,为防止银行抽贷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破坏整个社会的金融生态环境。政府应积极发挥财政周转资金作用,通过建立中小企业帮扶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临时周转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以低成本顺利地获得银行续贷,同时有效遏制新增不良贷款的产生,改善辖区金融环境。

 

  ()发挥财政贴息资金杠杆作用,加大民生信贷支持力度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为此各有关部门应协同配合认真贯彻落实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危房改造贴息贷款基层党员致富贷款扶贫贴息贷款民贸民品贴息贷款等系列各级财政贴息的民生信贷政策。新常态下,金融机构更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加大民生信贷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贴息贷款低息优势切实降低民生领域融资成本,有效发挥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在经济下行期就业、安居、反贫、维稳等方面的组合功效。

 

  ()鼓励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融合,加大对PPP业务的金融支持力度

 

  欠发达地区一般财政匮乏,难以满足民众不断增长的对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PPP模式是解决公共项目建设政府资金不足的有效路径,金融机构应通过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为PPP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一方面为PPP项目提供良好的金融资源,包括贷款、投行、保险、信托等;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到项目的设计、开发等服务,为项目开发提供咨询服务。

 

  ()发挥财政资金增信功效,激励辖区金融产品创新

 

  一是支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三农经济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的主要构成。欠发达地区三农贷款难、难贷款与三农资金需求旺盛的矛盾普遍存在,地方政府在积极搭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等的农村产权颁证、登记、抵押、流转平台,有效解决农村抵()押物缺失瓶颈,使金融机构能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财产权等抵押贷款试点,盘活农村产权,使农村资产变农民增收资本的前提下。应积极设立政府增信、风险补偿基金,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使金融机构信贷产品能更广范围地覆盖到涉农弱质群体;二是支持跨境融资产品创新力度。跨境融资业务的高门槛以及欠发达地区走出去企业普遍的弱质性,使得跨境融资业务在沿边欠发达地区难开展,融资难成为了沿边欠发达地区走出去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质增效的瓶颈。通过政府共同出资设立沿边跨境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能为欠发达地区境内抵押物缺失、资金流量小的走出去企业有效增信,提高辖区金融机构信贷介入的积极性。

 

  作者:马咏洪 来源:时代金融 201532

上一篇:城镇化、商业化与农村金融

下一篇:适应形势加强财政金融审计工作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