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一级项目管理师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5 20:02

  

第1篇:工程建设监理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上是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由国家统一财政拨款。当时的工程管理基本上采用两种形式:自行管理,指挥部管理,造成了工程质量差、工期延长、投资“三超”。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法律制度的形式作出规定,国家一级项目管理师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从而工程建设监理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全面推行阶段。现在工程监理已覆盖全国、全行业,但仍处在初级阶段。


  随着土建行业的飞速发展,急需高素质的监理人才,本科毕业生从事监理工作,不仅要有施工技术、工艺方面的特长,还要有经济、法律、管理、会计、合同、安全、环保及风险规避等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高校重新修订工程建设监理课程的教学大纲,重新对本科生进行定位,培养出应用型的大学生。结合我校对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和体会。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1课程时间的安排


  工程建设监理课程是使学生明确工程建设中的“三大主体”(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各主体的立场、联系及工作重点,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控制”(投资、进度、质量)以及工程问题的处理方式及责任的划分。所以该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怎样运用各种专业知识、经济管理知识、法律法规通过监理这个平台来开展项目管理工作。这就要求在讲授这门课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工程经济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本校的工程建设监理课安排在大四第一学期,只有在这时学生才具备相应的能力,才能理解课本上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才能对该课程的理念有所把握,最终达到理解、掌握该课程的目的。


  1.2教材的选择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前提。对于课时少的考查课,适合本科生学习的教材应内容全面、深度适宜,既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以后工作的需要。在选定符合要求的精编教材后,再选用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教材和一级建造师考试教材作为必要的参考,帮助学生理解、区分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1.3对师资的要求


  对于一名监理工程师来说,不仅要有较高的学历和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工作作风才能解决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合同管理等问题。这就要求讲授该课程的教师具有相应的能力和资格。在一般的高校,工程监理为考查课,课时少,信息量大,备课讲授的难度大,资深的专业教师不重视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该课程的教学任务一般由青年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缺乏工程经验,对概念把握不准、对工程实际了解不足,是导致该课程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我校讲授该课程的教师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般都具有注册监理工程师或一级建造师资质,由于该课程还需要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把握,在师资允许的条件下,担任该课程的教师还应具备相应专业的勘察设计资质,如一级结构师、注册岩土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授课的效果。


  1.4教学规划


  以我国注册监理工程师的考纲为指导,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述”“监理工程师”和“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这部分主要讲述工程监理的基本理念、方法,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我国的工程监理制度有一定的把握。第二部分为工程建设监理的“三大目标控制”,这部分主要讲述监理工程师如何进行工程的进度、投资、质量控制,这不仅是本课程的核心也是监理工程师从事监理工作的重点。第三部分为“工程建设监理的组织”和“工程建设监理规划”,这部分主要讲述监理企业在实施工程时的组织形式及人员配备情况,监理大纲、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的内容、编写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等,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该课程,更具层次感。1.5增加专题讲座


  (1)增加“三大目标控制”专题:从三大目标控制的概念入手,通过经典案例的分析讲述影响各目标完成的因素、各目标的控制方法及项目各阶段对于三大控制需要做的具体工作。通过案例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繁多而又抽象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增加监理常用标准表式专题:监理工作现已基本标准化、规范化,监理通常都采用工程所在地省建设厅及其相应主管部门颁布的监理用表,主要包括:承包单位向监理单位报验和申请用表,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发放的通知或答复用表,与监理有关各方进行工作联系或工程变更的用表这三类,掌握这些基本表式的使用,对学生毕业快速适应监理和施工工作将有较大的帮助。


  (3)增加合同范本和相应法律法规专题:学生毕业后很可能接触到工程招投标,为了使学生能尽快地适应本职工作,本课程也增加了部分内容。通过案例和法律条文的运用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使学生对我国的招投标工作有一定的认识;讲述《工程建设监理招标投标文件范本》《工程建设委托监理合同》《安全生产法》等,重点解释标准条件和专用条件的含义等,尤其强调规避合同漏洞和风险。


  (4)增加针对各专业的监理内容:一般的教材只讲述监理的一般原则即“三控两管一协调”,缺乏针对各专业的监理内容。为了让工程建设监理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在学习工程建设监理的一般原理的基础上,各专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增设一章针对本专业的监理内容,讲述《工程建设监理规范》和本专业的验收规范,如对土建相应的各专业增设建筑安装工程、路桥工程、岩土工程、暖通工程、市政工程、电气工程、园林工程有关施工工艺和相应监理工作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各专业有关质量控制的内容。增加这部分内容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工程建设监理较好地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工程运用能力。


  (5)增加安全监理的内容:安全监理工作不仅是工程建设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控制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下,安全责任是刑事责任,各方都对安全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该专题重点讲授安全监理的工作内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专项工作)和工作程序,各方的安全责任,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为学生从事施工和监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2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改革


  2.1采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声音、图像等的综合处理特点,形象生动地再现监理理论知识、监理方法和监理手段等抽象内容,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在课时少的情况下集中大量的教学信息。可以播放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实况录像,使学生对监理工作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2增加工程案例分析


  我校选择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案例和一级建造师考试案例真题做精讲分析,既弥补了现有教材缺少案例或案例过于简单的不足,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实战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国正处于土木建设高速发展的阶段,每年大大小小的安全、质量事故屡见不鲜,教师在平时要注意收集最新的案例,教学时分析事故的原因,事故的补救措施及各方应承担的责任,这样既联系了实际,使课堂生动而活泼,又使学生对正确的作业流程、事故的处理、责任的划分加深了认识,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发生类似的事件。


  2.3着手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减少课堂教学,增加现场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我校是一所正在发展中的大学,许多新建筑不断涌现,而且很多建设项目的监理工作由本校的监理中心承担,这就为现场教学提供了便利,工程建设监理课程改革要紧抓这个契机,在新建项目施工中取得业主方、施工方和监理方的支持,将实习基地与学校新项目建设结合在一起,对于实践性强而课堂讲授不容易表达的内容可以到现场参观,必要时请经验丰富的注册监理工程师进行讲解,使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理论直观化,将校园的资源充分的利用。


  2.4课程考核的改革


  很多高校对课时少的考查课采用交论文的考核方式,考核起到的效果十分有限,同时也给教师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带来困难。我校从教学的目的出发,从历年的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真题里挑选出三类题目:第一类基础题,旨在让学生掌握监理的基本概念;第二类易混淆题,旨在让学生区分辨析一些模棱两可的提法;第三类案例题,旨在考察学生的实战能力。对于后两类题,教师可以在考核时给予适当的提示,并在考场内密切观察学生的答题情况,并做好记录以利于评分。考核完毕后再对所有的考题进行讲解,着重分析易混淆题和案例题,给出具体的解答过程。让学生在最后一堂课又把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和核心知识进行一次梳理,学生既有所收获,又达到了考核的真正目的。


  3结束语


  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研究学生的成功就业,而工程建设监理又是一门把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在我校的“工程建设监理”课程教学实践中,我校对工程建设监理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第2篇:浅析城市供水管网漏损原因及控制


  随着濮阳市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管网覆盖面积越来越大。目前我市主供水管网长约210公里。城市供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保证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公司2007年管网漏失率为24.7。2008年管网漏损率为23.6。2009年管网漏失率为21.39,2010年管网漏失率为19.1,2011年管网漏失率为19.8。2012年管网漏失率为15.3.2013年管网漏失率为9.78管网漏损率是衡量供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盈利能力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供水漏损率是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其高低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巨大。由于城市供水管网逐年老化、建设质量及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供水行业管网漏损严重,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供水企业的经济损失,并且影响着供水企业的安全供水和服务形象。因此,如何控制供水管网漏失直接关系到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降低管网漏失是实现节能降耗,提高综合效益的重要环节和工作目标,是目前各个供水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参考国内供水企业的具体做法和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漏损控制方法:


  一、理清管网漏损的主要因素


  1、表观漏损。


  ①用户计量水表的精度产生的误差;②非法用水量既非法连接、加设旁通管绕过水表、非法使用消防栓、改装水表;③抄表不准确;④数据处理和账面错误。


  2、真实漏损。


  ①旧管网管材落后、腐蚀老化、年久失修;


  ②施工质量的影响,施工过程缺乏严格管理造成爆管或暗漏。


  ③随着一户一表改造工程的逐步深入,用户支管增加,从而增加管网水量漏损。


  ④管网抢修不及时,增加管网漏失。


  ⑤管网设施缺乏维护,保养,不能够正常使用,如阀门不能正常关闭。


  ⑤检测设备不健全,检测队伍未经正规培训,人员技术力量薄弱,检查力度不大。


  二、降低管网漏损率的相关措施及建议


  1、选定适当口径的水表,供水企业要落实清用户的需水量,对大水量用户要落实他们的用水模式,核实水表是否选对了口径。当用户实际用水量低于水表最小流量时,水表将无法计量。


  2、正确安装水表,安装位置应该容易抄表,加强水表安装人员的培训。


  3、加强水表的维护和定期更换。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械水表的叶轮轴承将被磨损,准确度降低


  4、优化管网设计,抓好管道工程施工质量,加强管道施工过程的管理,从源头上控制。


  5、科学设置管网测压点,合理调度优化管网供水压力,使供水的流量、压力在合理的经济范围内,既保证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又保证供水管网的合理、经济、安全运行。压力与流量的关系是:用水高峰,管网压力会降低,而夜间用水量很小时,管网压力最高,根据压力流量的关系,压力越高漏水点的漏水量越大。因此如果通过压力管理把夜间最小流量时富余的压力降低,可以减少管网漏失。


  压力管理是有效地漏损管理策略的基础,一是延长管网设施的使用寿命;二是降低爆管的频率;三是降低管网系统发生爆管和漏损时的漏损量;四是降低供水能耗。


  因此,合理调配供水压力是降低漏损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保证管网安全运行和节能降耗的要求。


  6、加强持续的管网更新改造,制定旧管网更新改造计划,管网更新改造是降低漏损的长远性基本措施。管网改造工作应该统筹考虑,应编制专项改造规划。管网改造的目的应是提高水质、水压和供水可靠性,改善管网中不合理环节,消除爆管漏水频率较高的管道。新管道建成投入使用后,旧管应及时报废,避免造成极大的漏水隐患。


  7、严把管网爆漏的“事前、事中、事后”三关,做到“事前控制、事中处理、事后分析”,


  分析原因形成闭环我们的管网虽然不长,但使用的管材品种太多:有预应力水泥管灰口铸铁管钢管UPVC管、加砂玻璃钢管(四个厂家)PE管PPR管球墨铸铁管等。且材质等次不一,好些地段没有图纸,特别是新接受的高新区供水管网,没有任何图纸。由于早期管理松散,有些地方房子占压。阀门规格型号品种多,给管网抢修造成很大困难,通过总结分析为管网更新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8、加强供水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日常巡视维护保养;建立管网阀门定期维护保养制度,以提高供水设施的完好率。


  9、开展科学探漏,既能有效减少管网漏损,又能减少爆管发生机率,是供水企业降低管网漏水率的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因此细化漏失管理,主动检漏测漏,培训专业的检漏技术人员,健全激励机制。加强检漏设备和人员配备,采用科技手段,加大主动检漏力度。检漏队伍建设是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关键环节。它又是一项工作量较大的日常工作,需要有足够数量的人员。而目前我国从检漏队伍的力量配备仍很弱。据资料国外检漏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5%,而我国检漏人员仅占职工总人数的0.3%,有的才占0.04%。而濮阳水司职工人数600余人,可只有两名检漏人员。


  10、加强与公安执法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用水行为,经常开展水价稽核和用水设施清查整顿活动。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11、加强计量管理和用水管理


  按时、准确地抄读在用水表读数,提高水表的见抄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强重点客户管理亦是降低产销差率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之一,从加强售水环节管理为切入点,通过提高售水量实现降低产销差率的目标,在降低产销差率的同时,还会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的关键环节应该是加大周期性校验表力度,特别是对用水量较大、重点行业等用户的周期性校表力度,并对其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12、组建高效精干的抢修队伍,提高管网抢修及时率,以减少水量损失.


  13、做好对管网信息的测定完善工作,以便于对供水管网进行精细化管理。


  14、建立管网实时检测系统,以便随时检测到管网的变化情况,及时了解管网运行状态。便于合理调度管理,降低运行成本。


  三、结束语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单纯依靠检测出几个漏点是很难把漏损降下来的。通过逐步建立完备供水管网压力管理系,统一优化管网设计、抓好管道工程施工质量,再结合积极主动的检漏探漏逐步把管网漏失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供水管网安全、高效、低耗运行。以使供水企业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一篇:园林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方案设计探索(共2篇)

下一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在多项目环境的影响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