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现状与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07 22:16

  摘要: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自2003年建校以来,物流管理专业就已经开设,当时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物流人才的需缺,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建立物流管理专业,而作为制造业名城的东莞,物流更加必不可少,因此我院也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由于我院是新兴的办学模式,而物流专业在中国也是新兴的学科,因此,不但传统高校在探索如何发展物流管理专业等多方面研究,我们独立学院也要大力探讨研究,分析自身特点,开创适合自己的物流管理建设道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物流教学;东莞理工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240-02


  一、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现状与建设情况


  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目录外本科专业由北京物资学院于2001年进行首次招生。目前而言,中国高校本科教育中设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不过对于这两个专业的区分和具体的教学安排,各个高校的理解和做法有所不同。“物流工程”专业往往是在理工科背景的高校设置,该专业侧重于用工程的方法来研究物流的问题,与生产运作、现代制造技术、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结合较为紧密;而“物流管理”专业一般是在偏重于文理科的大学设置,主要侧重于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来分析和规划物流系统。据教育部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2007年12月9日举办的关于“制定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全国设置“物流管理”或者物流工程的高校有200余所。


  而我院作为本科独立学院自2003年设置物流管理专业以来,物流管理专业一直受到学院的重视,建设也一日千里,与全国各大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设置时间上算是比较早的,竞争优势也比较明显,现在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已经为社会培养了三届物流毕业生大约500多人,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东莞物流业的骨干分子,有得已经自己开设物流公司或者是继承家族物流公司,其余非从事物流行业的也在金融,生产企业等众多领域担任重要职务;目前我院本科与高职的物流专业学生已经达650多人,即将毕业的物流专业学生也有200余人,为整个东莞经济提供大量的中级与初级的物流人才,成为东莞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了适应东莞经济的发展需求,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尤其为了配合虎门港的建设,增加的《港口管理》、《单证制作》等多门与海运相关的课程,为今后提供大量优秀的港口物流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学院也大力支持物流实际操作问题,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物流实验室,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把书本的知识带到了实际操作的领域,为学生毕业后能较快的从事实际物流行业操作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企业提供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优质人力资源。


  二、高职物流与本科物流的教学问题


  为了培养优质的物流人才,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而优秀的教师队伍也要适合独立学院尤其是我院的实际状况,大专高职生与本科生并存的局面下,如何进行区别教学,动态教学从而能较好的进行课堂及课外教育。


  (一)物流本科专业的课堂教学现状与建议


  我院是本科独立学院,因此自2006年来首次招收物流本科专业学生以来,已经有在校本科生300余人,而作为独立学院本科学生的特点与其他传统本科学校的本科生的特点有所不同,因此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才能促进独立学院本科生的发展。


  1.物流本科生的独立性与积极性。作为独立学院的物流本科生,考进我院的分数线自然没有二本的高,因此在整体素质上稍微欠缺一点,但是其作为本科生的基本独立性与积极性没有改变,在课堂上基本思维比较活跃,对新事物尤其是本专业的知识兴趣尤其浓厚,但是由于刚进大学校门,一切都在熟悉当中,而且对专业知识比较陌生,因此在大一的这个阶段基本停留在“听”的阶段,而且是比较认真细致听,下课基本会把不懂得问题提出甚至是当堂提出。


  2.物流本科生的依附性与消极性。本科生虽然是具有独立和积极的一面,同时也具有依附盲从和消极的一面,例如大部分物流本科生到了大二大三就会出现只“听”的现象,甚至连听都不听的现象,出现这种状况除了学生本身已经熟悉了大学生活和学生之间不良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发现本科生同样具有高职学生的消极特点,因此教师的教学在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物流本科生的纪律性。物流本科生在纪律性方面明显比大专高职类学生好,但是也要视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和该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一般而言,学生感兴趣的课程,纪律会不错,但是如果任课教师教学方法沉闷,即使是学生感兴趣的课程也会由于教学沉闷而导致学生开小差说话,导致课堂纪律变差,因此教师对待本科生课堂纪律的时候,只需要把课程上的生动,气氛活跃,纪律自然就会很好。


  4.物流本科生的创新性。物流本科生在创新方面从来都不缺少创意,只是任课教师没发掘,同时缺少一些外部条件,这是跟高职大专生的明显却别之一。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实验室里面,甚至在企业都应该积极探索培养发掘他们的创造性;例如,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案例教学,本科生对于这个新兴教学方法很感兴趣,做的都是关于物流的案例,让他们自由选材,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企业内部物流,甚至是宏观的国际物流,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案例,而案例的形式可以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公共关系等多方面知识,学生热情很高涨,而且不但案例的资料很齐全,PPT很精美,最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可以上讲台锻炼自己的口才,对他们日后工作将会是很有帮助的,他们也深知这个道理,因此他们非常积极的做好他们小组的案例,一般来说小组人数不超过三个人,这样每位学生都有发言机会,而且不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同时也不要一人完全,因为除了锻炼他们口才和加深物流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锻炼团队精神。


  (二)物流高职专业的课堂教学现状与建议


  1.物流高职生的时间性。由于物流高职生是在三年内完全学业,时间比较短,因此对于物流高职生人才计划培养方案中就已经针对物流高职生的这个特点在课程设计上偏重于物流专业课,压缩某些基础课,为的就是要适应配合物流高职生的这个特点。


  2.物流高职生的纪律性。第一,一部分高职生家庭环境比较富裕,来学校是为了“混文凭”,因此上课基本没动力听课,但是碍于教师点名,因此就会在本来不想来的课堂上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例如玩游戏机、睡觉、吃东西、说话等,教师应该及时制止,可以采用提问方式让他们集中精神,至少不会做出影响其他学生的行为;第二,高职生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因为高职生在高考的时候能选的专业是有限的,因此为了能读上大学,就被迫选了一些自己不敢兴趣的专业,所以这类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无心本专业的课,那么在课堂上就会做出一些违反纪律的事情,最多的就是课堂讲话,因此任课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方法调动学生对物流专业的兴趣;第三,高职生的纪律问题是任课教师的自身问题,例如任课教师讲课沉闷,或者任课教师对学生说话等违反纪律问题根本不予理睬,陶醉在自己的“讲课国度”里面。


  因此,解决高职学生的纪律性问题不但要考教师课堂上的“精彩讲课”外,更重要的教师了解高职生的纪律特点,对症下药方能解决问题。


  3.物流高职生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高职生由于是从以实践为主的中专毕业升上大学的,因此高职生自然对实践教学最感兴趣,而对理论教学就是非常冷漠,因为对于高职生而言,理论教学即使是很优秀的教师,他们也不一定感兴趣,因此针对这个特点,对高职生的物流教育应该着重点在于如何提高实践教学,同时不能由于高职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就放弃。


  4.物流高职的创新性。物流高职生由于是从以实践为主的中专毕业升上大学的,因此高职生自然对实践教学最感兴趣,动手能力比较强,因此在实践创新方面物流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在实验室培养,同时积极地去走访各大企业,了解企业最需要解决的物流问题,调动物流高职生积极的发挥自己创造性、想象性。


  三、独立学院物流专业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1.加强师资建设与培养。一个学科专业的建设的重点从来都是人,而这些人就是老师,物流专业也是一样,要把物流专业办成学院一流专业,甚至是省内一流专业,必然要靠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建设时根本,而目前我院的状况是对于某些在物流领域非常优秀的人才无法吸引的状况下,而非物流专业的教师比例过高,因此就要加强培养与调整本身的教师队伍,积极引进中端物流人才。


  2.加大与企业和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物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尤其物流知识的飞速的发展,而我院的物流专业建设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然要跟个大企业、兄弟高校和科研机构联系,互相学习交流,这样才能不断地更新物流知识,至少在国内物流知识不落后各大兄弟高校。


  3.加大实验室的建设投入。由于物流专业的实践性决定了物流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在实践中学习,但是由于学生众多而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少的情况下,必然只能选择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发展物流专业的至关重要一环,但是又由于实验室的投入与建设是漫长,不可一蹴而就,因此物流专业教师除了实验室,更应该努力开拓实习基地。


  4.聘请在职的物流经理或总裁作为客座讲师。由于课堂教学是理论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与实际社会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多节,因此要把物流专业发展成与时俱进的专业就一定要聘请在社会有丰富经验的物流经理在给师生进行指导,把企业最实际的问题与教师探讨,把企业最需要的技能教给学生,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在企业的简单培训后投入工作单位,而且是熟练的投入,不是简单的投入,因此这样就可以实现三方面的共赢。作者:洪树权,本文来自《东莞理工学院学报》杂志

上一篇:中国医药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下一篇:上海海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