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保定大学生社区就业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5-07-03 12:01

提要通过对保定市大学生社区就业总体情况的调研,以点及面,了解大学生社区就业现状,深层次挖掘其原因,提出推进落实“一个社区一名大学生”就业计划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就业;现状;成因;推进措施

  近年来,大学生社区就业作为基层就业的有效形式,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0年4月,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提出实施“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计划”,力争全国每个社区至少配备一名高校毕业生,指明了社区就业工作方向。为此,笔者选取保定市为调研目标,在2010年暑期带领学校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访在校大学生、社区就业学生、街道办(社区)主任、人事局负责人等,对保定市大学生社区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一、大学生社区就业现状
  
  (一)在校生了解程度低、积极性差。虽然国家已经推出大学生社区就业政策,但了解这一政策的大学生并不多。通过对8所驻保高校的调研,对该政策比较清楚的大学生人数仅占20.28%,58.43%的大学生处于一种模糊状态,还有21.29%的大学生表示在此之前从未听说过该项政策。调研中,有49.49%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毕业后有可能会选择去社区就业,剩余超过半数的被调研大学生表示没有到社区就业的意向,其中有39.66%的在校大学生没有考虑过社区就业,还有10.85%的在校大学生不会选择到社区就业。仅有不到10%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毕业后愿意到社区就业。当被问到对社区工作的了解时,被调查学生更是知之甚少。可见,社区就业是在校大学生选择就业方向的盲区。wwW.133229 .com
  (二)招聘岗位数少,专业限制高。河北省自2007年开始招聘社区就业大学生,2007~2010年共设置大学生社区就业岗位210个,保定市招聘49名,占到了近1/4。无论是河北省还是保定市,招聘的岗位数和庞大的社区数量相比,无疑是鲜明的反差。招聘专业上有严格限制,集中在中文、医学、经济等少数几个学科,更多的学生被挡在了社区就业的大门外。
  (三)社区工作当“跳板”,频频跳槽成普遍。“目前全日制大学生到社区工作的不太多,真正干下来的人则少之又少。”在采访过程中,保定市红星社区韩丽萍主任明确提出,大学生进社区无疑是给社区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水”,这说明社区建设工作非常需要大学生这样的人才。然而,选择并留在社区就业的大学生多因出路不明确、待遇水平不理想等原因最终离职跳槽。
  (四)“社区时代”来临,社区呼唤大学生。自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以来,社区迫切需要一批年轻的、专业化的工作人员,以适应“社区时代”的到来。通过调研走访保定市社区,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大学生到社区,优势很明显,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对推进社区建设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大学生社区就业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到社区就业,原本是一个双向共赢的举措,但大学生不知道、不愿意去,社区需要人才而要不到,这种尴尬局面的形成,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原因:
  (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贯彻落实不到位。目前,河北大学生社区就业主要是附加在“三支一扶”计划来实施,但与大学生村官单列计划、单独组织考试相比,大学生进社区就业工作的实施开展显得有些底气不足。通过实地走访红星路街道办下属的红星社区、四中社区、东胜社区中,仅有四中社区有2008年、2009年毕业大学生,其他社区本应到位的大学生都以高层次人才身份留在了上一级街道办。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保障政策不到位。调研中,保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录用调配处的工作人员针对当前大学生社区就业的选拔等做了详细介绍。随着到社区就业大学生的数量逐步增多,在有限的条件下,大学生社区就业基本上都是通过考试考核来进行选拔。对于进入到社区就业的大学生,日常的管理及服务期满后的去向没有明确规定。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是由民政部门发放的“生活补贴”,只有975元,仅仅能满足大学生个人的日常生活需要,因此大大降低了大学生进社区工作的信心。社区工作发展空间有限,不能为大学生提供培训及进修的机会也是大学生不愿到社区就业的一个原因。
  (三)个人期望与社区现实需求“落差”大。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缺乏处世经验,实际协调能力不强,缺乏与居民认真沟通的耐心,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的问题,这些现实情况与大学生的工作预期相距甚远,导致大学生产生茫然和难以施展自己抱负的负面情绪。
  (四)现行管理体制不完善制约了社区发展。目前的社区工作,大部分还是执行政府指令,“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本应得到强化的服务功能不能被很好地发掘,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局面尚未成熟,缺乏可借鉴的成功模式,直接导致了社区工作服务内容单一、受益面窄、岗位数少等结果。
  
  三、大学生社区就业推进对策
  
  为切实保证大学生社区就业政策的落实,必须克服影响社区发展制约因素,集“政府、社区、高校”三方合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
  (一)国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通就业咨询热线电话、编写有关社区就业指导宣传材料、开设职业专题讲座、进行个案咨询等有效手段,使大学生对社区就业政策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要注意挖掘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积极宣传在社区工作大学生的先进事迹。通过典型引路的方式,推进“一个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全面深入实施。
  (二)完善政府保障政策。各级政府针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很多,贵在落到实处,方能激励人才、留住人才。可以适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社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确保提高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就业的比例。例如,增加工资补贴、加强保险范围;各种福利政策增设专职专人落实到位;推荐公务员,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有社区基层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对于表现优异的大学生,服务期满时可以优先考虑转正或者纳入正式编制,充实社区工作力量,解决后顾之忧。以此来达到大学生社区就业的“一条龙”保障体系。
  (三)多举措放宽大学生社区就业的门槛。就社区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反映,专业对口与否并不影响其在社区工作。各社区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明确岗位要求,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发挥其优势,更好地为社区建设服务。政府部门在招募时适当放宽专业要求,加强岗前培训,并通过社区工作资格考试等帮助社区就业工作人员增强职业技能,促进社区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毕业生应认清社会形势,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念。社区工作作为一种国家鼓励性政策,大学生应当积极响应。要端正思想态度,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富有热心、爱心和足够的耐心,真正深入基层,融入到群众中去,在社区工作中寻找自身价值。

  四、对于大学生社区就业问题的思考
  
  (一)大学生进社区就业压力重重。毕业生刚刚走出大学的象牙塔,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想象,志存高远,往往不愿接受类似在社区服务的基层工作岗位。即使选择了进社区,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害怕被外界误认为是没能力的表现。这样的心理负担自然使他们在精神上感到孤立无援,若不能及时端正态度,再加之初期的工作压力,很多人会选择退缩。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有关方面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社会认可度。
(二)大学生到社区,定位很重要。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大学生真正走进社区之后所参与竞争的不该是所有岗位。对于一些对能力要求相对不是很高的职位,应该留给合适的年龄、教育水平的人群去做。这样才会使整个就业环境趋于稳定与和谐。这就需要有关方面在制定招收大学生进社区的计划时全面考虑与衡量,将真正合适大学生去做的岗位留给大学生。而不是单纯地响应国家政策,挤占了原本就有限的基层工作岗位,同时又给大学生定错了位。
  (三)社区岗位分工,亟待规范。实地走访中,通过切身感受社区工作,发现社区工作分工不明确,职责划分不规范。若想切实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强化管理,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地接纳大学生,与时代接轨,社区服务站就应该积极引入管理模式、借鉴管理经验、创建高效的工作氛围。而大学生在这一方面无疑存在优势及可发挥特长之处。可以鼓励大学生将所学、所想积极投入实践,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体制,在提高社区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大学生学有所用。
  (四)完善社区功能,增设专岗。众多社区的功能有待完善,在健全社区功能的同时,开设适合大学生工作的岗位。例如:增设社区文化员,负责社区图书馆图书的阅览、借阅、查询等工作;增设社会保险管理人员,负责社区保障室、低保、失业保障等工作;增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负责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保健、教育等工作;此外,还可以增设法律咨询师、老年大学活动负责人、就业培训教师、老年公寓全托护理员等。既可以完善社区功能,又可以吸纳大学生来尽己所能。
  (五)鼓励大学生创业进社区。随着“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被点燃。结合社区人口密集、人群稳定等特点,大学生进社区创业不失为解决大学生就业一条不错的路径。早在2008年3月,信阳大学生就曾启动家教进社区的活动,法律进社区也不再新鲜,还有杭州女大学生针对百姓对网上购物的不放心,走下网络进社区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做宣传。因此,鼓励大学生进社区创业也为大学生创业方向提供了新方向。
  (六)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加快社区就业步伐。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加快大学生社区就业的基本前提条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对社区基本建设和管理者的素质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仅靠政府财力支持,难以满足社区持续快速增长的资金需求。因此,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增加对社区工作资金支持是改革方向。要通过各种方法壮大政府财力,引进社会资金和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帮助社区服务实现产业化和社会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推进社区就业。
  总之,保定市大学生社区就业工作有一定的典型性,认真总结推进落实这一基层就业政策,方能真正做到帮助大学生在基层得到锻炼,推进社区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5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2010.4.
  [2]居委会大学生流失严重新社区呼唤专业人才.齐鲁晚报,2010.4.11.
  [3]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就业的岗位需求与规模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9.5.

上一篇:浅析卫生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

下一篇:有关我国银行业高管薪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