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城镇化建设趋势下的农村经济管理建设

发布时间:2015-11-09 11:10

相关合集:农业经济论文

相关热搜: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分析


  1.农村经济管理的整体要求


  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管理的宗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管理同样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为此,需要以农村建设为中心点,采取监督、管理等手段,优化农村经营体制,积极进取,需求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的监督。


  2.当前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不利现象


  2.1农民增收困难


  我国的农村土地资源中,平原地势较为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然而平原地区的土地面积并不集中,不利于规模化种植的实现,处于小农模式。土地运作较为分散,独立性很强,这就给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不利因素,导致现有的技术比较落后,生产效率较低,农业进步受到阻碍。随着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到城市打工,承包地闲置下来,然而因为缺乏相关政策的指引,而且大多数农民思想中存在着将承包地作为保障的观点,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受到影响。此外,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各省份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差距。这些不利因素都导致了农村的经济效益提升缓农民增收困难。


  2.2公共事业发展缓慢


  公共事业是实现社会利益公平分配的有效途径,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发展公共事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经济要获得发展,以及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公共产品是重要的保障。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强了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视程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当前农村公共事业基础薄弱的现象依然存在,在物质和财力方面显著不足。公共服务系统不到位的情况,在当前的农村中还普遍存在。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农贸市场的资金投入量,随着新增财政支农资金的到位而有所提升,然而用于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的资金明显不足。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缓慢,给城乡一体化格局的推进带来了阻力。


  2.3维权思想没有得到切实提升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下,土地经常被占用,农民信访的次数也日益增多。此外,惠农政策落实的不到位,资金经常被移作他用,虽然存在农民的自治组织,然而却并不能发挥其作用,农民群众的自我管控活动无法开展,群众依靠自身的实力应对这些问题难度很大,严重损害了农民的权益。


农业经济


  3.加强对农村的经济管理


  3.1提高经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农村的经济管理,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认识到了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农村经济工作中,就应该加强对于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切实保障和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使农村矛盾得以有效解决。


  3.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农经执法水平


  为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执法的水平和力度,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其前提和关键。因此,应加快农经执法责任制度和工作规章制度的建立。做到执法时,有明确严格的制度可以依据,执法责任划分清晰,各负其责;进行管理工作时,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可以遵循,工作方法科学有效,从而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


  3.3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将产业基地的建立和发展作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当地的市场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深入的调查,然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建立各种形式不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以农村服务业和产品加工业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宣传和推广。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改革与发展,寻求符合农村发展特色的、合理有效的组织形式。通过管理制度的民主化、科学化,实现机构队伍的稳定,避免人才的流失。


  3.4积极的开展调研活动


  当前,还有一些不利因素广泛存在于农业和农村活动中,很多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开展调研活动。尤其是在制订政策时,要把基础工作做好,而农村经济信息的统计工作无疑是基础工作中的重点环节。传统的统计工作在准确度和效率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工作中应推动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的质量,为政策的制定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3.5广开渠道筹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为农迈进村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完善优惠政策,加大融资力度,广开融资渠道。以市场为导向,研究并遵循资本流向规律,推进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供水、供热、供气,以及市政管网、路桥、公交等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建设。将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市场化,吸引各类投资,如社会和民间资金、外资等,提供优惠政策,为基础设施的兴建积累资金,促进多元化主体结构的形成。加强所筹基金的管理和监督,避免专项基金被占用和挪用。在规划基金的使用时,也应该加强调研,将有限的基金用于最需要的项目,以农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为出发点,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为原则。探索和尝试多种投资模式和经营方式,以地方特色为依托,向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6深化配套改革保障农村城镇化建设持续发展


  3.6.1改革土地制度。长期以来,土地具有着一定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功能,然而近年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不断地建立和完善起来,农民不再将土地作为唯一的保障,因此也就使得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成为可能。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加快土地制度改革的步伐,推动农村土地的市场化,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的收益


  3.6.2改革户籍制度。现有的户籍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在很多方面农民不能享受到与城市人口同等的待遇,如教育、失业、养老、医疗等,为此需要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使农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此外,还应提高农村征地补偿的标准,以同级城市为参考,从根本上推进城镇化的进程,引导农民向城镇靠拢,扩展就业方向,打破区域限制,进而逐渐减少农民的数量。


  3.7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管理体制,自改革开放实行以来,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工作的重心,就是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使土地承包法获得完善和普及,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做好土地登记以及颁证工作,通过法律的手段,对农民享有的权利进行切实的保障


  4.结束语


  在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成为促进我国繁荣富强的关键动力。因此,落实国家政策、加强经济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等,对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碳捕获与油藏封存CO2气源途径经济性比较方法分

下一篇:探究创新思维下的会计案例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