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论文写作

医学职称论文怎么写,有哪些撰写要求呢

发布时间:2023-12-11 19:50

  医学免疫学课程内容相对抽象繁琐,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综合运用故事教学、实验教学、临床病例教学等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实现教学目标。那么医学职称论文怎么写呢?以下是学术参考网小编为朋友们搜集整理的医学职称论文怎么写,欢迎阅读,希望可以解决大家的燃眉之急~


  [论文关键词]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绩效评价

  医学职称是医学人才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科研学术水平的标志,也是评价、激励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医学职称的评价标准对广大医学工作者工作价值观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职称评定也历来是有关单位最棘手,也是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我国的晋升制度目前还难以充分反映每名医生的学术水平和临床技能,需要加以完善。


  一、我国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的现状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的取得一般须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的评审总体上是对临床医学专业人员学术水平、专业工作能力等诸方面的一种综合定性评价。现行的医学职称评定规范是以卫生部颁发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试行条例》为依据的。在具体实施中,存在评审考核内容不够全面、评价指标不够具体、一般性的文字描述过多,概念普遍较模糊,没有很好地规范的量化标准,主观性强等不足,在操作上存在一定困难,增添了评审过程不可控因素。评审专家很难据此对晋升对象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作客观评价,更难以对晋升对象的工作态度、诊疗质量乃至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较客观地评判、衡量、检测与认定。实际上,对一位要晋升高一级职称者,最需要考察的应是与任职职称相对应的实践能力、工作业绩、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医德医风、服务水准乃至个人的心理素质等,以及概念较为清晰又可操作的资历、外语、论文等指标。


  医学职称评定工作的现状与现代化进程是极不适应的。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1)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办法还不够科学、不够完善;(2)量化的评价标准较少,评审导向、评审方式还过于单一;(3)评审过程还不够严密,职称与各种福利待遇联系还过于紧密等等。目前职称评定的方式在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规范,有人为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注重医生“人”的整体发展,综合考虑。职称评定体系是衡量医师水平的效度和信度,应更有利于推动医疗水平的提升和产生良好的学术氛围。


  科学人才观的核心是坚持以能力和实绩来衡量人、评判人、选拔人。晋升评审工作过多靠人为运作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制约了医学专业人才潜力的开发、人才资源的优化与整体素质的提升。目前我国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许多漏洞,没有统一的标准。即各单位有不同的标准,同一单位在不同年度也常有变化,同一单位对不同的人也常使用不同标准,这就造成了许多不公正现象。如何使职称评定达到公平合理,是知识界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科学、公正、客观地评价卫生人才综合素质与整体能力水平,关键在于制定全面、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各项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制定出一个全面注重临床医学专业人员临床能力、业绩、科研等方面的量化评价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为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评审工作的质量,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性。这一改革的关键在于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量化评价标准。


  二、关于医务人员职称评定标准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从事职称改革和卫生管理研究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有学者提出应按照现代人力资源“有效的人才评价指标应建立在个人特质与工作要求相匹配的基础之上”的观点,首先确立评价指标与专业职位要求特征的一致性,确立不同岗位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评价指标的共性和差异性,确立不同专业指标在评价导向中的地位、作用、权重与分值,同时确定各类可量化指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职称晋升需要从实践技能、发表论文数、所承担或参与的课题、工作条件等方面进行单项考核,分为考试和评审两部分。孙春玲等以重点学科工作人员、重点学科负责人、发表文章的SCI指数、5年内科研项目总数等9项指标建立医学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De1Phi法进行专家咨询,随后采取列名小组法征求专家意见,制定了涉及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数量和质量、安全医疗、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外语水平、教学科研能力、科研成果、奖惩”等等方面的“临床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评分标准”。该标准在提高评审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考核临床专业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工作业绩方面有进步。


  但在考察评审对象的业务能力、学识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由于过多倚重于单位提供的书面材料和高一级专家的主观评语,易使评审产生不确定性和不公正性;另一方面该标准有关评审对象的基本情况、业务能力水平方面所占分值比例也偏低,不利于充分调动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学习医学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罗小楠等采用特尔菲法(Delphi)与列名小组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晋升副主任医师的主治医师临床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项目、内涵、权重和权值及评分方法建立两级结构指标体系。韩良峰、胡修周等在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科研工作的考核测评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对临床专业人员从事的科研工作和发表论文情况等方面进行了量化计分,分类也较细。但就临床专业高级职称评价来说,可能过于单一,少了体现临床医生主要工作任务、工作职责的工作数量和质量这一块考核测评内容。严春友提出职称评定中应当依据论著的质,而不仅仅是量。


  因为,论文的生命力不在于它的字数,而在于它的质,即它的创造性。要确定论著的质,就必须有客观的依据,不能以“权威肯定”或“引起反响”等模糊说法为依据。这个客观依据就是论著的影响,即一篇论文的引用率。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应考虑。职称评定应当采取以质为主,质、量结合的方法,在保证质的前提下再考虑数量。质和量可以有不同的权重。这种以质为主的定量化是比较科学的,也是国际上通行的方法。张文挺等则在建立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面作了尝试,他们把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一般资历、科研论文、工作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归入定量考核体系;政治思想表现、实践经验、专业理论水平等方面则纳入定性考核范围。


  这种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办法对临床医学专业人员进行综合考核考察,相对比较全面;但在定量与定性的具体项目内容和归类以及所占比例值得商榷,定性考核内容过多、比例过高,易产生评审弹性。浙江省卫生厅则在总结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2002年起在评审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中,要求申报人员提供反映其专业工作业绩、工作能力的有关数据,如:门诊量、经管病人床日数、主刀台次、会诊人次、主持疑难危重病人抢救数、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及所处的水平、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及教学带教、科研、奖惩等等方面的情况,供专家在评审时结合申报人员的学历、资历、外语成绩、业务笔试成绩、发表的论文等等有关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在量化计分方面作了深入的调研。


  三、关于医务人员职称评定标准的可能发展方向

  目前一些学者试图探索建立以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学识水平”、“承担工作量和质量”、“科研教学”和“其它”等5个项目的职称评审标准,,各项目又包含若干子项目并确定其相应分值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量化评价标准体系”。制定出一个具体的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量化评价标准,全面反映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医德医风、科研水平和代教能力等。为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提供可靠、客观的依据,提高评审工作质量,保证评审工作公正、公开、公平性。

  这一设想的探索有可能对医学职称晋升评价工作的科学化、客观化和规范化起到推进作用,并促进全行业人才评价体系、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公务员之家


  总之,职称评定工作关系到我国科学事业和学术的发展,关系到能否形成一个公正的、有利于学术发展的氛围。职称评定工作虽然复杂,但找出一种科学的解决办法还是可能的。加强对医学职称评定标准的研究,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深化医疗卫生系统的职称改革,推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科学地评价医学人才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的重要内涵,也是卫生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晋升考核评价体系的逐步细化、量化,晋升评审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有望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人事部,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S]1999-08-18.

  [2]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通知[S].2000-12-03.

  [3]黄一平,梁朝。从医院质量管理反思临床医师职称评定考试[J].卫生经济研究,2003,(2):34.

  [4]周丹军。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指标体系研究[J].厦门科技,2008,(3):24-26.

  [5]何银根,张明样,杨潮,等。卫技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6):9.

  [6]李素矿。浅析我国职称制度改革发展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2):90-91.

  [7]郭肖宁。综合性医院医疗量化考核初探[J].中华医药杂志,2003,2(9):42.

  [8]吴家琳。浅谈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量化标准与考评[J].中国卫生人才,2003,67(11):33-34.

  [9]赵怀峰,陈普崇,郭长根。等。建立数量化晋升标准确保临床医生晋升质量[J].中国医院管理,2000,20(4):36-39.

  [10]韩良峰,张远,陈萍萍。卫生系列职称评定量化评审模式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9,5(131):268-269.



上一篇:精选煤化工论文选题参考

下一篇:职称论文写作要求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