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论文格式>论文开题

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

发布时间:2023-12-08 08:44

  思想政治课是高中教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同时也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引导的学科,然而从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高中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不足,因此,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以下是一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


  论文题目: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选题背景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实现自我“教化”以及“育人”的发展史。应该说,“教育”作为一种“教化”与“育人”的特殊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揭示出教育主要是培育人才、教育英才的活动。而西方的“教育”一词,不管是英语的“education”,还是法语的“education”,以及德语“erziehung”,都源于拉丁文“educare”,有“引导”之意,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从广义来说,一切教化、培育人的活动都是教育。所以,从本质上来看,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是自从“学校式”教育产生,并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形式普及并固化下来以后,才使得教育成为一种与其他职业并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活动。现代教育的目的,一言以蔽之,就是育人,是为国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十八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各级各类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任务,尤其与大学的发展和改革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大学是承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平台,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结合点。研究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才的机制与规律,对大学如何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我国高校要培养的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不光指其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准,扎实的专业功底,无畏的创新精神和不懈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高素质,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有高尚的道德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而这一切离不开深入细致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时,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实施的培育模式实践的特殊性,“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班级”群体的特殊性,以及“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每个个体的特殊性,加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强调“划一性”已经不能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需要和趋势,等等,就决定了对其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必须。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基石;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一章也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全面系统地研究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应具备的素质、和培养规律,深入研究个性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目标、原则、实施方法和评估体系,分析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专业兴趣,有的放矢地开展个性化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拓展拔尖人才培养的研究视角、巩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而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和内在要求,以助实现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当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很多,也有学者进行个性化教育和个性化道德教育的研究,但鲜有从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对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进行实证分析的。本研究把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联系起来,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实施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材施教,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人性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满足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观照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现了人的个性在成才发展中的作用,顺应了大学生成长和成才规律的要求,促进了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也彰显了科学发展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利于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人性基础。以鲜活的内容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个动态的不断创新的过程,以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观照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路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积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以鲜活的内容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对改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划一性”,对过于强调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仅仅依据社会需要和社会本位去设计教育理论的做法,提出了挑战。它倡导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尊重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的灵动个性和个体需求,考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间性特点,满足学生鲜活的个性化特点和多样化的需求,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2005年3月,钱学森在谈到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时说:“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①因此,他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人们把钱学森的这一提问概括为“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大学的“考问”。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具有四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其中人才培养是首要任务。如何适应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知识、能力、素养都杰出领先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摆在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眼前不容回避的问题。“据1946~1981年的统计,在世界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及理论成果有70%是在大学中产生的,特别是在世界一流的大学中产生的。”②但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校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①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进行了诸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讳言,作为衡量人才科技创新标志性成果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仍然与我国教育界和科技界无缘。截止到目前,我国在诺贝尔自然科学领域获奖者仍是空白,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愿景依然路途漫漫。这表明,我国在探索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实现“育人”的过程中,如何卓有成效地解决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问题,破解“钱学森之问”,仍然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


  目前“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依托的是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某个创新学院或某一特色专业等平台展开。”②各高校探索培养拔尖人才的过程中更多地是探讨教育观念、学校政策和制度环境、师资水平、以及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较多集中在理念的探讨层面,以逻辑思辨为主。这种探讨是必要的,对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高校建构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偏重于对“硬件设施”和“施教者”为主体,以及偏重理念思辨式的“程式化”的探讨,也存在着明显的偏差.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以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理论(共性和个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孔子的因材施教学说、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调查法、实验法、总结经验法等方式,通过对国家理科基地班学生的跟踪研究,探讨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以及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内在要求,梳理出目前我国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论述了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中的必要性,重点讨论了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和工作路径。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中的效果评估问题。论文包括引言、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概念、成长规律、培养规律、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的路径和工作着力点,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估等。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五、写作提纲

  中文摘要4-6

  Abstract6-7

  第一章引言11-37

  第一节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1-26

  一选题背景11-15

  二研究现状述评15-23

  三选题意义23-26

  第二节研究架构、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26-37

  一研究架构26-27

  二研究思路27-34

  三主要创新点34-37

  第二章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37-80

  第一节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37-44

  一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37-38

  二高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38-40

  三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学科发展的新要求40-44

  第二节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内在发展的需要44-66

  一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44-48

  二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的素质构成48-60

  三拔尖创新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的关系60-62

  四“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素质的提升62-66

  第三节消解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困惑的需要66-74

  一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发展的双面性66-72

  二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中的“失范”现象72-74

  第四节应对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困境的需要74-80

  一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导向存在的偏差74-76

  二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76-80

  第三章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80-90

  第一节个性及其特征80-85

  一个性概念80-82

  二个性的一般特征82-85

  第二节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85-90

  一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内涵86-87

  二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内涵87

  三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内涵87-90

  第四章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90-119


  第一节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91-94

  一主体性和目的性原则91-92

  二科学性和针对性原则92-93

  三多样性和渐进性原则93-94

  四实践性和实效性原则94


  第二节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94-96

  一融于教:培养良好个性和抑制不良个性94-95

  二内于心:从实然个性向应然个性转化95

  三化于境:他教和自教的统一95-96

  四涵于制:学校教育制度的支撑96


  第三节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96-107

  一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96-100

  二发挥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制度和励志导师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00-104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动态管理机制104-107


  第四节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路径107-119

  一切入点:学科特点和年级特点107-111

  二沉下去: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111-112

  三面对面:与学生进行个别性谈话112

  四分类化: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指导112-113

  五正能量:激励机制的合理运用113

  六查问题:及时进行行为纠偏113-116

  七融情理: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的结合116-117

  八善测评:健全学生考试考核评价体系117

  九精管理:发挥本科生双导师制教书育人作用117-119


  第五章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119-133

  第一节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及其意义119-120

  第二节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特殊性及特点120-123

  一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特殊性120-121

  二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特点121-123

  第三节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中存在的问题123-125

  一评估的具体工作程序123

  二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123-125

  第四节一种新的评估路径: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答辩125-133

  一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答辩的内涵125-126

  二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答辩的特征126-127

  三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答辩的必要性127-129

  四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答辩的实践及其效果129-130

  五实施综合素质答辩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30-133


  结语133-135

  附录135-147

  参考文献147-160

  个人简历及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160-163

  致谢163-164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8]《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9]《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

  [10]《列宁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上一篇:体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参考

下一篇:审计财务论文开题报告诠释